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海湾战争是指1991117日—2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19911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使用一系列最新式飞机和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对选定目标实施多方向、多波次、高强度的持续空袭,摧毁伊拉克的主要军工厂、军事设施和军事力量,瘫痪伊军指挥系统,使科威特战场伊军前沿部队损失惨重。战争使伊拉克、科威特境内的多口油井遭到破坏,根据国际环境专家的测算,科威特油田大火向大气层释放的污染物质达到600万吨。燃烧后释放的污染物,将会加剧全球变暖,导致病毒细菌滋生蔓延,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增加人类的死亡率,污染物对陆生植物、水生植物以及名胜古迹都会造成灾难。

——摘编自《动荡中东何时休——以两次海湾战争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海湾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湾战争的影响。
2024-01-15更新 | 80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时期,国家间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自由流动,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新型合作的出现……都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1995年世贸组织建立,拥有了行使决定的权力,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舞台。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材料二   逆全球化重要时间轴


(注:TPP为美国所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贸易协定)

——摘编自万广华《“逆全球化”:特征、起因与前瞻》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投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另外,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逆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2024-02-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果从15世纪以来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为经济全球化开始的标志算起,到现在的500多年间,经济全球化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也就是三次具有不同特点的经济全球化。

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是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进行殖民统治的时期。

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是东西方两个阵营相互对立的时期。

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是一些西方大国严重削弱、新兴经济体发展壮大的时期。

未来要实现的新的经济全球化,或者说是第四次经济全球化,它应该是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从而形成新的形态。

——摘编自滕文生《经济全球化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上述某一历史阶段,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命运”为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统全球化时代,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规则都是由西方大国主持制定、颁布和实施的,人类文明是由西方主导建构的……但正如全球经验事实所呈现出来的,“西方文明的福祉刚好包藏了它的祸根”。

——摘编自陈曙光《世界大变局与人类文明的重建》

围绕材料中传统全球化时代的“福祉”和“祸根”,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1-30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8(全国卷老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某学者在论著中写道:“20世纪90年代,德国因为在翻修柏林国会大厦时启用了外来劳动力,导致国内工人发生了暴动。欧洲高科技产业工人心酸地称自己被‘班加罗尔(印度的高科技中心)化’了,因为他们的工作都被来自印度的廉价劳动力顶替了。”由此推断,该学者探讨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经济全球化的挑战B.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C.新科技革命的影响D.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2023-11-30更新 | 194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2021年5月18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非洲经济体融资峰会致辞并表示,中方全面落实工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按照“共同行动、公平负担"的原则,帮助缓解非洲国家债务负担。这反映出中国(     
A.构建均衡发展大国关系框架B.具有合作共赢的大国担当
C.对区域集团倡议的积极响应D.在全球治理中起主导作用
2023-11-13更新 | 216次组卷 | 8卷引用:黄金卷06(全国卷老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阿以之间先后爆发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对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产生了巨大影响。如1967年和1973年的两次中东战争险些引发美苏在中东的直接对抗。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武器教训西方大国,引发西方二战后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1982年黎巴嫩战争后,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小规模的武装冲突未曾断过,但还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暴力冲突愈演愈烈,但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却集中在伊拉克。伊拉克战后,中东局势发生巨变。美国挟伊战速决之势,谋求单极世界霸权,中东地区成为其建立世界秩序的试验场。在美国新的中东战略中,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以及对中东进行“民主改造”成为几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环节。在这一战略框架下,美国中东战略的重心正在东移。这种变化不仅给阿以冲突的基本格局带来冲击,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阿以双方,使双方进行战略调整。中东地缘政治的巨变,也使外部国际力量调整在阿以问题上的立场。

——摘编自余国庆《伊拉克战争后的中东嬗变与阿以冲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以冲突不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2023-08-14更新 | 140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5(全国卷老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海上格局指国家力量在海上的对比态势。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中后期,在与英国海战失利后,荷兰霸主地位被取代。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

海上格局转换的焦点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力量对比的竞争;二是关于海洋规则的博弈。西方国家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在对海洋规则的理解上,各海洋强国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尤其在主权和安全理念方面,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与后发海洋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存在着较为尖锐的矛盾。国际秩序的建立或塑造离不开实力的支撑。

随着全球社会的发展,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由于海洋环境恶化、自然或人为灾害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发酵,人类正在迈入全方位认知、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时代。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以来海上格局演变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海上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3-07-10更新 | 2280次组卷 | 1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9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核心理念的“全球发展倡议”,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据此可知,习近平的外交思想(       
A.彰显了世界大同的崇高追求B.开始重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D.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利用“天下无对手”的优势,推行赤裸裸的实力政策:大幅增加军费,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否定《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拒签《国际生物武器公约》,大力发展国家反导防御系统,大搞“反恐划线”。这说明美国(     
A.极力追求永久的单极世界B.试图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C.继续推行冷战政策D.国家实力及国际地位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