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1985年邓小平认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其中,影响“东西问题”的主要因素是
A.冷战对峙B.苏联模式僵化C.经济全球化D.改革开放
2 . 据相关资料显示,1990年后全球移民工人共有1.75亿,其中5600万在欧洲;2019年跨国移民的人数高达2.72亿,其中欧洲是最主要移民接收地之一。多数国际移民前往欧洲的根源是
A.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欧洲各国人口政策吸引
C.世界政治经济的联系加强D.欧洲加大公共福利投入
3 . 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以下符合这一时代主题的是
A.古巴导弹危机爆发B.欧共体成立
C.二十国集团的组成D.伊拉克战争
4 . 下图是主题为《“民主”推销员》的漫画,图中戴礼帽站立者寓意美国,五个“门”从左往右依次寓意: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乌克兰。该漫画揭示了“冷战”结束后,美国
A.成功建立了单极世界B.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C.主导世界多极化格局D.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
5 . 有学者认为自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共经历了四波。第一波出现在16世纪;第二波从19世纪开始,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期;第三波从20世纪中期开始到90年代初结束,第四波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自今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的诞生有一个日期的话,它不是1492年而是1571年,当时西班牙人在马尼拉建立了殖民地。从1571年开始,全球白银的流动找到了直达亚洲的道路,而且亚洲的货物源源不断地在全世界运送,到达欧洲和美洲。掀起第一波全球化的是中国对白银的贪婪欲望。

——摘编自马立博《现代世界的起源:全球的、环境的叙说,1521世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71年作为全球化起点的理由。

材料二   第二波全球化浪潮开始于19世纪。首先是英国,然后是其他西欧国家、美国以及日本,它们把工业化的成果用于提高军事实力并把这些新实力转移到对亚洲和非洲的殖民上。第二波全球化浪潮并未导向全球化的一个新阶段,而是导致了它的崩溃。

——摘编自马立博《现代世界的起源:全球的、环境的叙说,1521世纪》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推动第二波全球化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   由于东西方两个阵营的对立和两个市场的分割,特别是由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造成的错综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局面,对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带来了许多不利的严重影响和制约。

——滕文生《经济全球化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阻碍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为推动全球化所采取的措施。

材料四   随着冷战的结束,发展成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愿望,世界经济正在从以国家为主导转向以市场为主导。以经济和科技竞争为中心的和平竞争、企业竞争取代了武力冲突、国家对抗,矛盾和利益冲突也更多采取谈判、磋商和协调的方式解决对抗。这使得世界经济形成一种开放的体系,各国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利益格局,客观上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

——摘编自《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


(4)根据材料概括第四波全球化的特点。
2021-06-2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6 . 下列各项中,对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表述最确切的是
A.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
B.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湖流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合作与共赢是解决全球问题的基本原则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结束后,美国称霸世界和苏联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迎头相撞,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让步,在欧洲、亚洲、中东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形成了广泛的对峙。他们之间……的冲突,必然导致昔日盟友反目成仇。但双方又始终将斗争克制在不引起直接的武力冲突和战争的限度内,于是“冷战”不可避 免了。

——摘引自王斯德、钱洪《当代世界史(1945-2000年)(第三版)》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依据材料一,导致美苏“昔日盟友反目成仇”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列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苏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让步”而采取的“冷战”措施。
(2)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耐稳定性之下,受到哪些因素的“撼动”和 “挑战”?结合所学,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021-06-0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间竞争的重心从一种外在的占有(如两次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领土与资源的战争和两极时代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转向内在的参与(如对以信息为代表的高技术的掌握与开发,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与能力等)。这一变化说明-
A.国际竞争方式更具迷惑性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明显
C.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加深D.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2021-06-04更新 | 42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苏专用-卷03
9 . 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指出,欧洲各国民众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他们的民族认同,增加欧洲这一维度,“要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持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该社会学家强调的是,欧洲一体化
A.缺乏统一的内部管理机制B.应增强欧洲国家的文化认同
C.需要兼顾统一性与多元化D.要从经济合作转向政治合作
2021-06-02更新 | 72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1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部分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事件
19452苏美英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
19473杜鲁门发表抨击“极权政体”的咨文
19527“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生效
19555苏联与东欧八国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195511越南战争爆发
20世纪60年代末104个国家获得独立
19727田中角荣倡导实行“多边自主外交”
198712美苏达成《中导条约》
19984月、11中国与欧盟、中国与日本达成“伙伴关系”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整体或部分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6-01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