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2017年,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俄双方提出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成为两国蓝色伙伴关系建立的开端,为两国地区合作、航运开发、北极治理等领域带来契机,推动两国在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下不断加强合作,继而推动中俄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开发(     
A.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B.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C.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开启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进程
2024-06-0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2 . 【美伊关系与经济制裁】

材料一   美伊关系的交恶始于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在此后40多年里,美国没有停止对伊朗的制裁,背后的原因是美国担心伊朗对其中东霸权带来威胁。美国对伊朗制裁的起点是1979年卡特政府下令停止对伊朗的石油进口,并冻结了伊朗政府在美国银行120亿美元的资产,此后历届美国政府大多维持或升级对伊制裁。到奥巴马政府时期,又借口伊朗研发核武器,美国联合部分主要国家对伊朗进行全方位制裁。美国政府对伊朗采取的金融制裁主要有以下两种手段:一是禁止伊朗进入国际金融体系。切断SWIFT系统(国际资金支付清算系统),使伊朗无法使用美元、欧元等进行跨境交易。制裁实施后伊朗石油出口量大减,GDP随之下降。二是冻结伊朗政府以及相关人员的银行资产。这不仅限制了经济运行,也引起伊朗人民的恐慌,对伊朗货币贬值和高通胀的预期进一步加速伊朗货币的贬值。

——摘编自陈华李鹏飞《美国对他国金融制裁的基础、路径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二   美国金融制裁明确地违反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它是针对完全不相干的第三国直接或间接地实施了强制性的惩罚措施迫使其断绝与目标国的经贸往来,而贸易自由本身就属于一国内政,不容许他人干涉;另一方面通过美国实施次级制裁体现出的对本国管辖权的任意扩张,特别是以各种理由对他国属地管辖的突破也凸显出对他国主权的侵犯。

——摘编自范晓波《美国金融制裁的基石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伊朗进行经济制裁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评述美国滥用金融制裁打击伊朗的行为。
2024-05-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列数据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全球货物贸易国别分类变化情况

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6年贸易值增加倍数(1995—2016年)
南南贸易5%6%8%10%10%6x
中南贸易3%4%6%9%10%11x
中北贸易8%9%12%14%17%6x
南北贸易29%30%31%32%30%3x
北北贸易55%51%43%35%33%2x
注:中——中国;南——中国除外的发展中国家;北——发达经济体。
A.经济区域集团化加速发展B.贸易自由化成为国际共识
C.发展中国家经济地位提高D.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步形成
4 . 20世纪60年代,“全球南方”概念开始出现。21世纪以来,一些西方国家急于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戴上“发达国家”的帽子,出现了抛弃“发展中国家”概念的声音。与之相对,“全球南方”概念则在国际社会再度流行起来。在2023年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上,中国指出,独立自主是“全球南方”的政治底色,发展振兴是“全球南方”的历史使命。材料表明(     
A.国际秩序加速变革B.世界科技革命持续进行
C.区域集团不断增加D.各国依存程度日益加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全球化发展与命运共同体构建】

材料   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只有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各方一起努力,才能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共克时艰,共创未来。面对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当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我们更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世界和平发展增加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一个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必将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机遇,为国际合作注入更强动力,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编自新华社评论员《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我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出的努力。
6 . 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全球气候治理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发展,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强调“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2015年的《巴黎协定》则表述为“本协定的执行将按照不同的国情反映平等以及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则”。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博弈B.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C.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成熟D.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
2024-04-08更新 | 30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历史试卷
7 . 【欧洲一体化及其困境】

材料一   在饱受战乱和分裂的痛苦之后,欧洲人开始思考如何实现永久的和平。首先较全面考虑这个问题的是法国政论家、外交家、修道院长圣·比埃尔,他在1713年写成的《永恒和平方案》一书中,提出在欧洲建立一个牢固的持久邦联,令加入邦联的所有国家“相互依存”,谁也不能单独地同其它成员国的全体作对。

2002年欧盟15国民众选择民族认同与欧洲认同的比率(%)

国家

卢森堡

法国

意大利

荷兰

德国

比利时

爱尔兰

葡萄牙

西班牙

奥地利

丹麦

芬兰

希腊

英国

瑞典

平均

A

26

33

20

41

28

34

47

43

39

45

38

55

48

62

54

38

B

43

52

65

48

60

49

43

49

43

39

55

40

46

28

38

48

C

13

8

9

7

4

10

4

4

10

11

5

3

4

4

5

7

D

14

4

4

2

4

5

3

2

6

2

2

1

2

4

1

4

注:A=只是某国人;B=某国人+欧洲人;C=欧洲人+某国人;D=只是欧洲人

——摘编自张涛华《欧洲民族主义与欧洲一体化》

材料二   欧元的根本问题是,如果财政尚未整合,就不可能实行货币一体化,尤其是当一个地区同时有德国与希腊这种消费和节俭习惯如此迥异的国家,这样的不协调终将破坏整个制度。……所以我不相信可以挽救欧元,至少不会是现在有17个国家都还在一起的情况下。

——摘编自李光耀《欧洲:衰退与分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在二战后走向联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目前欧洲一体化面临的困境,并谈谈你对欧洲一体化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经济体系被认为是“基于普遍性的行为原则协调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间关系”的多边主义。进入21世纪以后,多边主义的演进逐渐从量变到质变,其基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图所示。这可以用来说明(     

A.南北合作实现互利共赢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霸权主义得到有效遏制D.国际经济秩序的革新
2024·天津·二模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近几年,少数西方国家政客和媒体炮制与中国“脱钩论”。但是根据2022年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和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达6906亿美元;欧盟、非洲、东盟和拉美地区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分别达到8563亿美元、2820亿美元,9753亿美元和4858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这反映出(     
A.中国引领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B.加强国际合作是经济全球化需求
C.优势互补市场规律起到一定作用D.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明显增加
2024-03-21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北专用)
10 . 中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和实施的推动者。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3月,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总值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30.4%,中国与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速均超过10%。这反映出当代中国(       
A.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B.倡议共建“一带一路”
C.推动建设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D.注重团结发展中国家
2024-03-20更新 | 22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