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根据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改革方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超过6%的份额转移给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金砖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总量达到14.81%,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大幅增加至13.1%。这反映了(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建立B.发展中国家正逐渐主导国际秩序
C.传统国际经济体系受到冲击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激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压缩’的一种形式和世界历史的一种新诠释学的基础——正在使所有社会文化形态相对化,并使它们‘平等化’。”此观点意在说明,全球化(       
A.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B.加剧了传统民族文化的危机
C.改变了贫困国家的文化落后D.促进了国家间文化友好交往
3 . 天花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曾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全球天花根除认证委员会于 1979 年签署认证书,宣告人类消除天花疫病。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西蒙森说:“当时苏联和美国正在进行合作……这是多边体系最伟大的成就。”材料旨在说明(     
A.疫情推动各国意识形态的改变B.抗疫需要全球各国间团结合作
C.公共卫生政治化促进医学发展D.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抗疫成效
2024-02-02更新 | 279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信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一幅描绘20世纪90年代世界“和平”的漫画。该漫画反映了(       
A.美国发挥大国责任维护世界和平B.各国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很深
C.解决环境问题成为全球首要任务D.大国强权政治加剧世界局势动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年代消费理念消费实态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享乐是最高的幸福日常生活消费和公共消费奢靡无度,以角斗、逐兽、赛马、剧场表演等为主要内容的娱乐消费迅速发展
5世纪至15世纪节制是美德衣食住行极端简朴,除宗教歌剧之外,几乎没有休闲娱乐活动
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奢侈有利、节俭有弊到保证积累、有效消费宫廷贵族奢侈消费卷土重来,中产阶级提倡有节制消费;衣食住等日常消费质量大大提升;休闲娱乐和精神消费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消费至上、需求创造生产饮食消费比例下降,物质消费和休闲娱乐消费成为主要消费项目;汽车等奢侈品转变为生活必需品;超前消费成为时尚
20世纪下半叶消费至上,开始倡导适度、绿色、可持续的消费消费强调审美和文化意义,追求个性,炫耀品位;生存性消费比重降低,享受性、发展性消费比重升高;信用消费、超前消费盛行;消费周期变短

——根据杨魁、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取向》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一历史时期的西方消费活动变化进行解读。(要求:明确写出消费活动变化,解读全面,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2024-01-26更新 | 118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50-6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安全……这一时期出现的环境问题基本上是小范围的,污染源较少,往往可以由一国政府独立解决。70-80年代后,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70年代后半期,美国积极倡议并参加多种形式的国际环境合作,推动创立国际环境机构并提供大量环境援助。80-90年代初,美国政府的环境外交政策由积极合作转为消极对抗,90年代初再次进行了调整。1996年,美国以捕捞大虾未采取措施保护海龟繁殖的环境义务为由,禁止进口中国的大虾。自1997年起,美国政府在每年的地球日都要发布有关环境外交的报告,对全球环境状况和国际环境政策作出评估……

日本在1991年主持召开亚太环境会议,表示积极提供资金和技术以加强亚太各国之间合作,全力参与国际环境事务。与此同时,日本又不顾国际舆论向海外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欧洲首次提出发达国家应降低有害气体排放,并表示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欧盟与非洲、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等地国家开展了多方面的环境合作。欧盟在对外环境政策上有系统全面的框架,但内部政策执行时困难重重,如德国和瑞典积极促进欧盟实行较高的环境标准,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则表示反对。

——摘编自房乐宪等《美日欧环境外交政策的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美、日、欧的环境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方环境外交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2024-01-26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为二战后成立的世界性或地区性的银行组织。这反映出二战以来(     
成立时间1945年1956年1964年1966年
银行组织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非洲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
A.世界经济间的联系密切B.亚非国家引领世界经济发展
C.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D.世界货币体系逐渐建立起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世纪50年代,“第三世界”很大程度上成为经济贫困、发展落后和政治不稳定国家的“代名词”;20世纪80-90年代,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用中性的“南方国家”代替“第三世界”一词;21世纪初,“全球南方”成为国际热词,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这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A.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处于衰落的过程
B.发展中国家崛起逐渐改变国际格局
C.全球化浪潮冲毁了各区域集团组织
D.国际社会彻底抛弃了“欧洲中心论”
2024-01-23更新 | 374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四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初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9 .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从“五位一体”总体路径到擘画“五个世界”总体布局;从在国家之间和地区层面构建命运共同体,到在全球领域打造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卫生健康等命运共同体;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说明(       
A.世界已经建立起了新型国际关系B.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系日臻完善
C.中国开始引领世界格局的新发展D.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10 . 1982年,时任以色列外长提出“伊农计划”。该计划认为,现行阿拉伯世界由英、法等外部殖民者随意划分成19个国家,根本没考虑居民的意愿,教派和种族混居,因而这些国家像“临时建筑”一样不结实。为此,以色列要将整个地区分成若干小国,尤其将所有现存的阿拉伯国家进行分解。由此可见,“伊农计划”目的在于(     
A.联合阿拉伯国家反抗英法统治B.维护阿拉伯居民历史传统利益
C.保障中东地区长期和平与稳定D.确保以色列在中东的生存安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