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后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9911225日,苏联正式解体
199227日,《欧洲联盟条约》在荷兰马斯特里赫正式签署
33日,波黑内战爆发
1993113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在巴黎开始签署
312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9447日,卢旺达图西族和胡图族武装在首都发生激烈冲突
1011日,美国出兵海地
19951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并开始运行
511日,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和延长大会决定无限期延长该条约
19969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19971029日,中美发表联合声明,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1998410日,英国、爱尔兰与北爱尔兰签署争取北爱地区和平协议
1999324620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南联盟
200061315日,朝韩举行历史性首脑会晤
2001911日,美国遭受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
1110日,多哈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批准中国加入WTO
……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冷战后的世界局势”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3-03-3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届高三3月统测历史试题
2 .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一大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果断地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开始重新探究中国经济发展落后的种种原因,寻找消除各种危机的良策,开拓促进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曾想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了世界现代发展历史的新的经济奇迹。

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打开中美关系的战略举措为70年代末邓小平的对外开放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前提条件。中国向西方开放,最大的障碍是中美之间长期的对峙、隔绝。消除了这一障碍,也就为中国对外开放打开了战略窗口,铺平了发展道路。

——摘编自戴鞍钢《邓小平与中国对外开放》

材料二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世界各地因资本的跨国运动愈发密切地被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联系起来,世界不断变小的空间体验日益深刻;二是规模不断扩大的资本(公司)不断突破国家、民族限制,寻求建立全球性生产网络,“中心一外围”的国际分工结构日益将世界各地的生产纳入其中。跨国公司的发展代表了发达国家政府支持的私人资本的全球扩张,其在全球活动中的行动逻辑、组织形式和话语体系始终要求建立一个充分实现自由化、私有化的世界市场,而这恰恰也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行动蓝图。

然而,全球化浪潮中国家主权的让位并没有实现西方世界的自由和繁荣,俄罗斯的私有化之痛、乌克兰国内的政治危机使其至今仍在经济、政治方面徘徊不前。反观日本、新加坡等东亚国家战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构建与融入全球化的有机结合,使得东亚模式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发展型国家”治理模式。

——摘编自谢浩《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影响与趋势》

材料三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的对外开放战略就应该同时服务于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这样才会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形象。

“一带一路”战略,首先从国内来讲,就是要把我们过去长期是对外开放的边远地区和后方,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变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从而使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能够得益于对外开放战略。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对于全球来讲主要是针对“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这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可以说包括了全球最贫困、封闭、落后的地区和人口,所以,“一带一路”战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能是一个超级扶贫战略。

——摘编自龙永图《“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新特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对外开放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使本国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实行“一带一路”战略的原因。结合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宝贵经验。
2023-05-28更新 | 26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届高三5月选考模拟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直播联合国》等


根据材料,指出图1雕塑作品与图2相比对战争反思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指出发展,说明准确,史论结合。)
2023-03-23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观察下图,抵御和消除图片中现象的根本途径是

A.走可持续发展道路B.消除贫富差距
C.走和平与发展之路D.消灭霸权主义
2022-05-02更新 | 448次组卷 | 16卷引用:热点11经济全球化趋势-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5 . 如图为2009~2010年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经济增长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比较图。它反映出
A.新兴经济体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C.经济全球化避免了各国经济失控风险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2022-05-31更新 | 474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金砖国家(世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指标占世界比重(%),该图适合用来说明
A.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B.金砖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D.发达国家失去世界经济主导地位

7 . 材料一   图中的反战标志流行于世界已有五十年历史,在欧美与可口可乐和耐克的商标一样有名。它源于海军旗语,由Nuclear Disarmament(核裁军)N"和“D”字母组成。


材料二   2005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及其总干事巴拉迪因防止核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并确保最安全地和平利用核能而共享这一荣誉。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理由是诺贝尔在他的遗嘱中写道,诺贝尔和平奖的一个评奖标准是颁发给那些为“取消或减少常备军”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核心内容,并分析反战标志出现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世界为制止核战争所作出的努力。
2020-09-01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8 .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厦门举行,下图是金砖国家(注: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与南非(按金砖英文字母顺序))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该图反映了金砖国家
A.经济潜力巨大,是国际政治和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
B.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最具实力的经济政治团体
C.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
D.是南北合作的典范,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9 . 图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
②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③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
④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1950年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图2   习近平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
材料二   我们提出维护世界和平不是在讲空话,是基于我们自己的需要,当然也符合世界人民的需要,特别是第三世界人民的需要。因此,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真实的政策,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   邓小平曾经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这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各国的和谐相处,通过国际合作,有效应对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目标,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钱其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世纪的国际关系》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目的。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新时期探索新型国家关系的主要成就及意义。
2017-11-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