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当今时代问题丛生,战争与和平本应被人铭记,但事实却是最近一段时间总能看见一些国家对其他国家动武,不断炫耀自己的武力,而炫耀武力的国家往往是西方国家,被打击的往往是非西方国家。这说明(     
A.联合国和国际法没有强制力B.国际政治新秩序尚未形成
C.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根本变化D.逆全球化趋势成为主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所示为2014~2017年欧洲部分国家政党的相关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     
政党成立/上台时间所在国家政治主张
独立党2014年5月赢得欧洲议会选举英国反对欧洲一体化,反移民
左冀激进联盟党2015年1月上台执政(希腊反对新自由主义
尤比克党2015年4月赢得议会多数席位匈牙利反对欧洲一体化,反移民,支持种族主义
法律与公正党2015年10月上台执政波兰支持贸易保护主义
国民阵线党2015年12月赢得首轮地区选举法国支持极端民族主义,反移民
德国的选择党2016年2月成立德国反对欧元,反移民
五星运动党2016年6月赢得地方大选意大利反对欧洲一体化,反移民
自由党2017年12月进入内阁奥地利反移民
A.国际贸易金融体系亟待改革B.逆全球化思潮渗透到西方政党政治
C.地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增强D.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趋势不断加强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二)历史试题
2024·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继续向西方工业国提供大量原料,并且在资金、技术、工业品等方面依赖于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原料初级产品的依赖在减弱,而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的技术依赖在加深。由此可推知(       
A.科技革命拉大了世界发展差距B.世界殖民体系不断强化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遭遇了挫折D.国际分工体系有所改善
2024-03-0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研究卷(一)历史试题
4 . 1994年,美国提出在2005年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所有成员国应以独立身份参加,而巴西及部分拉美经济集团则主张以已经建立的拉美经贸集团为单位集体加入,多数国家至今仍未达成共识。这反映出(       
A.经济全球化陷入困境B.美国霸权扩张受阻
C.多极化趋势开始呈现D.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5 . 2023年10月巴西代表提出的巴以问题决议草案谴责了包括哈马斯的袭击在内的所有针对平民的“恐怖主义袭击”,敦促各方遵守国际法,呼吁保障人道主义援助并暂时停火。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就该草案投票结果如下:12个国家投持赞票,英国与俄罗斯弃权,美国一票否决,草案未能通过。该结果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B.全球治理体系亟待改善
C.联合国安理会受美国的操纵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国际法大事记

1920年,国联成立。宗旨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

1945年4月,50个国家在旧金山召开会议,制定了《联合国宪章》。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主要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

1945年12月,29个国家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同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64年,《七十七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发表,“七十七国集团”由此得名。它是发展中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而形成的最大的经济组织。

1968年,美苏等59个国家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

1972年,75个国家签署《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它被誉为“一部真正的海洋宪法”,改变了之前的海洋法只为少数大国服务的局面。

2016年,170多个国家签署了《巴黎协定》。协定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里程碑,最大程度的体现了合作共赢的理念,体现了中国智慧,开辟了全球气候治理新时代。

——摘编自刘松柏、何成刚等《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以来国际法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全球治理体系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帝国秩序、国联体系、联合国体系和后冷战秩序。

——曹亮亮《全球治理体系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挑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联合国体系和后冷战秩序”阶段的全球治理体系。
7 . 有学者指出,由民族国家做出的对紧随工业生产而来的社会转型的反应,就是把问题本土化,也就是把种种世界性的力量和由失控的社会带来的种种威胁都变成民族国家范围之内的问题。该学者旨在强调(       
A.全球化趋势使世界联系密切B.传统的全球治理模式已经过时
C.国际经济秩序日益走向混乱D.主权国家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2024-02-0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总复习双向达标月考调研(四)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期,亚洲区域内劳工跨国流动的主要方向是西亚石油输出国家。劳工多数是集中在采矿、建筑、交通等领域的非熟练劳工。例如,巴基斯坦向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派遣的劳工由1975年的1.9万人增至1980年代初期的12万人。印度劳工数量也由1976年的4200人跃至1980年的23万人,韩国输送了8万多劳工,印尼有10万,泰国为8万多。值得关注的是,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日本、韩国、香港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人口在持续向外迁移的同时,也因为非熟练岗位的增多而吸引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劳工。

——《全球化视野下亚洲科技人才移民美国的历史透视》

材料二   美国的技术移民来源及其百分比统计表(亚洲局部)

(单位:%)

国家1965年之前1965-19791980-19891999-2000
印度1.57.79.216.6
韩国1.04.53.52.7
日本4.62.11.22.8

——据《美国的技术移民与土生劳工:经济竞争的辩论及其之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洲内部移民流向的变化,概述亚洲内部移民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国家对美技术移民趋势进行阐释。
2024-05-15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热点。2018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建立了一系列指导和帮助各方落实协定的机制和规则。这(       
A.反映出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B.说明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D.体现出各国携手解决全球问题
2024-01-22更新 | 34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10 . “一带一路”倡议与绝大多数国家的发展战略及规划对接,与俄罗斯“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土耳其“中间走廊”计划、蒙古国“草原之路”计划等地区发展计划和倡议对接。据此可知,“一带一路”倡议(     
A.顺应了亚洲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B.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
C.有利于构建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体现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的责任担当
2024-01-1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