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二十国集团(G20),最初是由美国等七个工业化国家的财政部长于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的,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危机的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经多年发展至今,其涉及主题已包括创新、发展、改革、投资、反腐败、气候变化等。二十国集团发展的历程证明(     
A.政治经济一体化持续加强B.只有大国才能维护国际稳定
C.国际对话合作趋势不可逆D.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已建立
2023-05-07更新 | 39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九)历史试题
2 . 据统计,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支持全球发展倡议;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对全球安全倡议表示赞赏支持。这反映出(     
A.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呈现加快趋势B.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C.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完善D.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发国际共鸣
3 .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一大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果断地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开始重新探究中国经济发展落后的种种原因,寻找消除各种危机的良策,开拓促进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曾想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了世界现代发展历史的新的经济奇迹。

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打开中美关系的战略举措为70年代末邓小平的对外开放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前提条件。中国向西方开放,最大的障碍是中美之间长期的对峙、隔绝。消除了这一障碍,也就为中国对外开放打开了战略窗口,铺平了发展道路。

——摘编自戴鞍钢《邓小平与中国对外开放》

材料二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世界各地因资本的跨国运动愈发密切地被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联系起来,世界不断变小的空间体验日益深刻;二是规模不断扩大的资本(公司)不断突破国家、民族限制,寻求建立全球性生产网络,“中心一外围”的国际分工结构日益将世界各地的生产纳入其中。跨国公司的发展代表了发达国家政府支持的私人资本的全球扩张,其在全球活动中的行动逻辑、组织形式和话语体系始终要求建立一个充分实现自由化、私有化的世界市场,而这恰恰也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行动蓝图。

然而,全球化浪潮中国家主权的让位并没有实现西方世界的自由和繁荣,俄罗斯的私有化之痛、乌克兰国内的政治危机使其至今仍在经济、政治方面徘徊不前。反观日本、新加坡等东亚国家战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构建与融入全球化的有机结合,使得东亚模式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发展型国家”治理模式。

——摘编自谢浩《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影响与趋势》

材料三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的对外开放战略就应该同时服务于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这样才会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形象。

“一带一路”战略,首先从国内来讲,就是要把我们过去长期是对外开放的边远地区和后方,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变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从而使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能够得益于对外开放战略。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对于全球来讲主要是针对“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这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可以说包括了全球最贫困、封闭、落后的地区和人口,所以,“一带一路”战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能是一个超级扶贫战略。

——摘编自龙永图《“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新特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对外开放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使本国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实行“一带一路”战略的原因。结合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宝贵经验。
2023-05-28更新 | 26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届高三5月选考模拟历史试题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近几年,一些国家受国内政治影响,对外政策趋向保守,单边主义、结盟对抗、零和博弈等传统思维出现回潮倾向,国际协调难以高效开展。由此可知,当今世界(     
A.和平与安全面临挑战B.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缺乏全球治理的机制D.时代主题发生转换
2022-12-2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预测卷(二)(11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媒体报道,如今,全球化不再为国际社会主流媒体和政客所谈论,它被其他概念取代,诸如“碎片化、地方化、集团化、原子化”等含义不明的词汇。据此可知(     
A.全球化趋势发生逆转B.人类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C.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D.社会信息化得到蓬勃发展
2023-01-15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是大西洋时代的全盛时期。当时,大西洋沿岸国家把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并将世界领土予以瓜分,使它们自己成为“宗主国”。英国号称“世界工厂”。1820年,英国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18%。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殖民强国。大西洋沿岸成了世界金库的所在地和世界权力的发源地。

——摘编自张发坤《太平洋时代到来的关键——中国崛起》

材料二 经济的核心是生产力,交往的纽带是贸易。生产力贸易的双翼齐飞,才会有中心的转移。近几年人们再次看到这种趋势,并预言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也正是东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诸国生产力和交往的飞速发展,使之重新由隐到显。……本来的太平洋时代,是一个生产力,特别是科技与信息高速发展,经济、文化联系十分密切,以及自觉、开放型的交往新时代。它与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地中海时代和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大西洋时代不同,将以政治,经济、文化的和平交往方式,以太平洋地区的一体化过程,使“世界历史”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彭树智《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转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大西洋时代”和“太平洋时代”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21世纪以来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3-01-10更新 | 377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积极推动实施《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各种形式的国际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许多国际条约应运而生,并且达成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这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
C.国际新秩序初步形成D.合作共赢成为时代主题
2022-11-29更新 | 597次组卷 | 13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22年7月,拜登表示将与中东“合作”,然而在该月,美在叙利亚的非法驻军四次使用油罐车将其偷盗的叙利亚石油运往美军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此事引起了国际上的激烈讨论,下图为网友对此事的“锐评”。这说明(     
A.冷战思维阻碍国际合作B.逆全球化影响地区稳定
C.国际强权政治依然存在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2022-12-17更新 | 1050次组卷 | 13卷引用:八省八校(T8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冷战结束后,权力平衡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控制战争的作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关系开始让位于讲求在统一管理和规则之下处理冲突的国际社会。材料反映出冷战结束后,人们已意识到
A.世界相互依赖的重要性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到来
C.和平与战争开始此消彼长D.经济交流已占主导地位
2022-10-02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十)历史试题
10 . 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社会反响不一。中国外长王毅主张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谈判解决,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一向标榜“体育、科技、文艺、医疗无国界”的欧美国家却对俄高举制裁大棒,除经济制裁外,连俄罗斯的猫也不能幸免,据此可知
A.西方普世价值具有选择性和虚伪性B.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
C.国际社会的制裁机制均无法理依据D.欧美国家的意识形态迥异于俄罗斯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