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独立之初,美国军事与经济实力十分弱小。保护主权与领土完整、捍卫共和政体以及确保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是新生美国的基本安全目标。南北战争结束后,伴随统一大市场的建立,美国国力快速强大。美西战争标志着美国彻底放弃孤立主义,追随欧洲列强,加入全球角力和殖民扩张的行列。二战后,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空前强大。美国认定本国的主要威胁来自苏东社会主义阵营,表现为意识形态竞争、军备竞赛与局部武装冲突。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找寻新的敌人、遏制新的竞争对手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意义日益凸显。“9.11事件”对美国国家安全观产生重大影响,安全威胁来源转变为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所谓“流氓国家",美国的安全观由冷战结束后相对透明、自信和开放走向极端,更富有进攻性。进入21世纪,美国更加重视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跨国犯罪及信息安全等其他安全问题。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等新兴大国的快速崛起,引起了美国越来越多的警觉,美国安全战略不断聚焦中国。

——摘编自江涌、吕贤《中美国家安全观差异透视》

材料二

时间

安全观

主要内容

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以军事和政治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国家安全观根据国家安全实际需求,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石,务实地制定并调整国家对外政策;镇压反动势力,防止“和平演变”,致力于清除威胁国家安全的隐患:积极备战参战,加强军队建设,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力量支撑。
20世纪70年代末至党的十八大前从传统安全观向非传统安全观的转变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维护国家最重要的积极因素:非传统安全威胁逐渐显现,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关注点:提出超越传统安全观的新理念指导国家安全实践。
党的十八大后至今新时代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提出"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国家大战略:强调国家安全工作”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把人民安全“置于国家安全工作的核心和首要地位:统筹兼顾国家安全各方面问题,努力构建总体国家安全体系;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重大风险;坚持维护与塑造国家安全相结合,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根据和晓强《建国以来“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进特征分析》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演进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不同时期影响新中国“国家安全观”形成的国际因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的国家安全观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
2023-06-19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福建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2 . 下图为2005 年至2021 年东盟各国和中、日、韩、英、美五国在数字服务领域的出口规模增长倍数,以及数字服务出口额在本国服务出口总额中的占比情况。该图说明(     

A.区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B.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严重
C.世界对中国的依存度上升D.国际政治旧秩序依然存在
2023-12-02更新 | 171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福建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3 . 冷战结束后,美国提出了改造北约的新战略,其核心之一就是北约东扩。北约东扩后,美国一方面得以控制中东欧地区并将它作为遏制俄罗斯的前沿阵地,同时美国将普遍亲美的中东欧国家拉入北约,也有防止欧洲演化为一个能与之抗衡的政治力量的考虑。由此可知,美国的北约东扩战略(       
A.缘于经济全球化下利益严重失衡B.加速了欧洲国家政治一体化进程
C.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D.是美国维护霸权主义的重要手段
4 .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今天各种多边峰会已纷纷涌现,如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多边峰会的大量涌现反映了
A.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
B.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
C.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
D.经济区域集团化突破地域限制
2017-12-27更新 | 1387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7-2018学年福建省南平市南平第一中学高三一模文综历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后,人类确立了以海洋作为通道连接世界的意识。美国历史学家马汉(18401914年)认为,国家繁荣来源于贸易,贸易依靠海洋交通。马汉在其海权理论中提出制海权决定一个国家的国运兴衰。1945年,美国把“大陆架”概念引进海洋法,宣布“处于公海下但毗连美国海岸的底土和海床的自然资源属于美国。”1982年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了群岛国、专属经济区的概念,重新定义了大陆架的概念。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开发海洋国土,占有海洋资源,自此成为沿海国家的海洋战略。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开始形成由海洋控制陆地的海洋观,力图以海洋作为基地,对濒海地区进行控制干涉。

——摘编自刘新华、秦仪《海洋观演变论略》

材料二     

时间重大事件
19589发布《关于领海的声明》,提出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初步建立中国领海制度。
19965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后相继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海洋法律体系。
2003年和2008国务院先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海洋开发战略。
201311国防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声明》指出,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提高海洋维权能力,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摘编自张峰《中国共产党海洋观的百年发展历程与主要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海洋观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20世纪中叶以来中美海洋观发展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树立正确海洋观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
2023-08-28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五)
6 . 冷战后,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经历了从根据国际法和国际制度进行对外暴力干预到用美国主导下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程序来规范其他国家的行为,要求相关国家承担更大的责任来维护现存国际体系和国家程序的过渡,这一变化反映出冷战后的美国(       
A.对外放弃武力威胁B.建立了单极世界格局
C.综合国力大大下降D.霸权主义呈现新形式
2022-05-0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与西方国家对中国和一些新兴国家戒备森严,不肯转让核心技术不同,中国“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这反映出新时代的中国(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致力于发展大国间战略性合作关系
C.开放合作以共享经济发展的利益D.通过南北对话促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8 . 下图漫画船上的女性为德国总理,海中等待救援的是中东难民。该漫画可用于说明(       

A.欧洲一体化遭遇严重挫折B.区域人道主义形势堪忧
C.法西斯主义威胁人类安全D.欧盟动荡引发难民危机
2023-11-06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G7与G20的对比

G7(七国集团)G20(二十国集团)
成立时间19751999
成员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组成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以及欧盟等二十方
代表性由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组成的“富国俱乐部"G20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人口占全球的2/3,成员总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75%(2019年数据)
影响力2008年金融危机后遭遇治理乏力的围境,影响力显著下滑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全球治理主要平台,其政策共识和倡议举措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

——摘编自人民论坛测评中心《G20国家全球治理参与能力测评报告》


从表中提取一个信息,拟定与之相关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谨,表达清晰。)
2021-05-09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山东·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表为美国政府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安全威胁的判断表。由下表可知
发布年份发布人安全威胁
1991布什潜在苏联威胁、地区争端
1994克林顿核武器扩散、地区不稳定、恐怖主义等跨国现象
1997克林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恐怖主义、国际犯罪、环境损伤等
2001克林顿核斌器扩散及新型安全挑战
2002小布什恐怖主义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6小布什恐怖主义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10奥巴马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
2015奥巴马恐怖主义、区域冲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气候变化等

A.美国对世界政治格局感到担忧B.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任重而道远
C.美国威胁来源一直是恐怖主义D.冷战政策不利世界和平与安全
2022-03-12更新 | 113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福建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