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自1992年起一些美国高官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非洲不是任一个国家的“禁猎地”,所有国家都应该能够进行自由而公平的竞争;美国开始派非裔官员赴非参加高级别的地区峰会,驻非洲国家的大使也开始在当地推销美国的企业和商品。美国的这些举动(     
A.体现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B.源于霸权主义政策的需要
C.强化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D.反映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2 . 乌克兰危机被称为“21世纪以来欧洲最大规模军事冲突”。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持续向乌输送武器装备,给这场危机“火上浇油”;另一方面,为应对乌克兰和北约的军事压力,俄方也在加紧强化军力,频繁展示战略威慑能力。据此可知,当今世界(     
A.应加快全球治理体系变革B.经济全球化无法制约战争
C.政治多极化趋势历程曲折D.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3 .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积极推动实施《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各种形式的国际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许多国际条约应运而生,并且达成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这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
C.国际新秩序初步形成D.合作共赢成为时代主题
2022-11-29更新 | 600次组卷 | 13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许多人看来,2001年“9·11”之后,美国和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牛津大学的尼尔·弗格森提出,我们必须把“9·11”事件的重要性放在已有的历史趋势中,并进一步分析此后会出现的历史趋势。下列选项中,与随后世界发展演变相符的有(     
A.美国更热衷于对世界各国施加影响B.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C.全球治理机制与国际协调得到完善D.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渐趋形成
2023-06-04更新 | 41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6月模拟历史试题
5 .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一大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果断地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开始重新探究中国经济发展落后的种种原因,寻找消除各种危机的良策,开拓促进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曾想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了世界现代发展历史的新的经济奇迹。

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打开中美关系的战略举措为70年代末邓小平的对外开放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前提条件。中国向西方开放,最大的障碍是中美之间长期的对峙、隔绝。消除了这一障碍,也就为中国对外开放打开了战略窗口,铺平了发展道路。

——摘编自戴鞍钢《邓小平与中国对外开放》

材料二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世界各地因资本的跨国运动愈发密切地被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联系起来,世界不断变小的空间体验日益深刻;二是规模不断扩大的资本(公司)不断突破国家、民族限制,寻求建立全球性生产网络,“中心一外围”的国际分工结构日益将世界各地的生产纳入其中。跨国公司的发展代表了发达国家政府支持的私人资本的全球扩张,其在全球活动中的行动逻辑、组织形式和话语体系始终要求建立一个充分实现自由化、私有化的世界市场,而这恰恰也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行动蓝图。

然而,全球化浪潮中国家主权的让位并没有实现西方世界的自由和繁荣,俄罗斯的私有化之痛、乌克兰国内的政治危机使其至今仍在经济、政治方面徘徊不前。反观日本、新加坡等东亚国家战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构建与融入全球化的有机结合,使得东亚模式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发展型国家”治理模式。

——摘编自谢浩《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影响与趋势》

材料三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的对外开放战略就应该同时服务于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这样才会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形象。

“一带一路”战略,首先从国内来讲,就是要把我们过去长期是对外开放的边远地区和后方,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变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从而使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能够得益于对外开放战略。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对于全球来讲主要是针对“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这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可以说包括了全球最贫困、封闭、落后的地区和人口,所以,“一带一路”战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能是一个超级扶贫战略。

——摘编自龙永图《“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新特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对外开放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使本国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实行“一带一路”战略的原因。结合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宝贵经验。
2023-05-28更新 | 26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届高三5月选考模拟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是大西洋时代的全盛时期。当时,大西洋沿岸国家把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并将世界领土予以瓜分,使它们自己成为“宗主国”。英国号称“世界工厂”。1820年,英国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18%。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殖民强国。大西洋沿岸成了世界金库的所在地和世界权力的发源地。

——摘编自张发坤《太平洋时代到来的关键——中国崛起》

材料二 经济的核心是生产力,交往的纽带是贸易。生产力贸易的双翼齐飞,才会有中心的转移。近几年人们再次看到这种趋势,并预言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也正是东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诸国生产力和交往的飞速发展,使之重新由隐到显。……本来的太平洋时代,是一个生产力,特别是科技与信息高速发展,经济、文化联系十分密切,以及自觉、开放型的交往新时代。它与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地中海时代和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大西洋时代不同,将以政治,经济、文化的和平交往方式,以太平洋地区的一体化过程,使“世界历史”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彭树智《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转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大西洋时代”和“太平洋时代”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21世纪以来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3-01-10更新 | 377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社会反响不一。中国外长王毅主张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谈判解决,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一向标榜“体育、科技、文艺、医疗无国界”的欧美国家却对俄高举制裁大棒,除经济制裁外,连俄罗斯的猫也不能幸免,据此可知
A.西方普世价值具有选择性和虚伪性B.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
C.国际社会的制裁机制均无法理依据D.欧美国家的意识形态迥异于俄罗斯
8 . 冷战结束后,美国提出了改造北约的新战略,其核心之一就是北约东扩。北约东扩后,美国一方面得以控制中东欧地区并将它作为遏制俄罗斯的前沿阵地,同时美国将普遍亲美的中东欧国家拉入北约,也有防止欧洲演化为一个能与之抗衡的政治力量的考虑。由此可知,美国的北约东扩战略(       
A.缘于经济全球化下利益严重失衡B.加速了欧洲国家政治一体化进程
C.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D.是美国维护霸权主义的重要手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22年7月,拜登表示将与中东“合作”,然而在该月,美在叙利亚的非法驻军四次使用油罐车将其偷盗的叙利亚石油运往美军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此事引起了国际上的激烈讨论,下图为网友对此事的“锐评”。这说明(     
A.冷战思维阻碍国际合作B.逆全球化影响地区稳定
C.国际强权政治依然存在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2022-12-17更新 | 1055次组卷 | 13卷引用:八省八校(T8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2020年9月,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爆发了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军事冲突,双方激烈交火并已造成大量人员伤亡。10月10日,两国之间达成的停火协议正式生效,但是小规模的冲突仍然存在。历史上,阿、亚两国就纳卡归属素有争议,并多次因此爆发战争。这体现出
A.多极化趋势下的世界仍动荡不安
B.宗教问题成为当今世界头号问题
C.霸权主义影响着世界和平与安全
D.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仍然长期存在
2022-03-16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考原创猜题预测卷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