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美国拜登政府执政以来, 一方面大力打造开放的高技术移民政策体系,吸引全球留学生和高 技术人赴美工作。但另一方面,限制与“军民融合战略”相关实体有关联的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入境。材料说明美国(     
A.劳动力流动呈现新趋势B.人才政策受国际局势影响
C.打通国际高级人才市场D.移民的主体是高科技人才
2 . 2023年9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启动一项应急计划,计划筹集1.23亿美元,向苏丹17个粮食不安全形势最严峻的州提供紧急援助。与此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对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开展实地访问,再一次重申有关核电站的安全倡议。这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即将建立B.当今全球治理的主要力量已发生重大变化
C.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提升D.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3-12-15更新 | 286次组卷 | 5卷引用: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核心模拟(中)(三)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48月,不结盟国家第二届首脑会议首次提出建立"新秩序"的口号。联合国大会于19745月相继通过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动纲领》。这些文件确立了建立主权平等、公平互利的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行动纲领。1995年,江泽民在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江泽民在讲话中指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要创造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要恪守以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准则;要建立互利互补、共同发展的新型国际经济关系;要形成自主选择、求同存异的国际和谐局面。他还认为,联合国应当也能够在这些方面发挥自己独特的重要作用。

——摘编自罗刚、褚俊英《略论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及路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对构建国际“新秩序”的贡献,并简述联合国在构建国际"新秩序"方面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难民问题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为中心。在联合国难民署建立的早期,苏联和美国都拒绝加入联合国难民署。美国根据自己的外交政策建立难民政策。欧洲发生首次难民危机之后,美国逐渐意识到加入联合国难民署、援助东欧等共产主义国家难民能够弱化共产主义,开始支持联合国难民署,以联合国难民署为依托开展活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逐渐放弃了以往的难民宽容政策,转而制定更为严格的难民准入标准,加强对难民的限制。

进入新世纪以来难民问题更为复杂。"南北僵局"持续存在,发达国家大多逃避救助责任,发展中国家却往往无能为力。中国作为《1951年公约》及其《议定书》的缔约国,始终坚持国家难民制度的主权原则、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原则。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推崇休戚与共的全球治理模式,并向有关国家或国际机构提供人暹主义援助。

——据李晓婷《国际难民机制的建立与发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对待国际难民问题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方案在国际难民问题中的重要意义。
5 . 有学者指出,1992年153个国家和欧共体签署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02年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但在减排承诺方面,意大利、奥地利和东欧国家成员则不愿做出减排的承诺;非洲国家偏重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问题;石油输出国则关注全国减排行动对能源需求的影响。该学者旨在说明在环境保护过程中(     
A.对重要资源实行国家管控具有合理性B.联合国未能发挥全球治理作用
C.国际关系领域存在着合作与利益冲突D.全球与区域间的合作日趋紧密
2024-01-17更新 | 271次组卷 | 7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
6 . 八国集团(简称“G8”),曾经是一个跨国经济组织,成员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及俄罗斯,2009年后,该组织在全球经济事务上的主要功能逐渐被包括中国、巴西、印度在内的二十国集团(简称“G20”)取代。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治理的诉求与国家实力消长
B.各国对区域集团化的积极响应
C.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D.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2022-07-09更新 | 572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3届高三摸底(零诊)考试历史试题

7 .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积极推动实施《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各种形式的国际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许多国际条约应运而生,并且达成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这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
C.国际新秩序初步形成D.合作共赢成为时代主题
2022-11-29更新 | 600次组卷 | 13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12月参加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时提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扩大粮食、能源、金融、医疗等领域务实合作。这反映了中国(     
A.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B.推动大国之间协调合作
C.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完善D.促成地区热点问题解决
2023-05-24更新 | 31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届高三考前打靶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不同层级的国际治理组织和相应的治理机制。

1999年

二十国集团组织成立

2001年

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2009年

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会晤

2015年

新开发银行成立

2015年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据此信息,可以说明国际社会(     
A.认识到和平和发展遭遇了严重挑战B.改革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
C.筑牢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意识D.以国际组织和国际法推动了全球化
2023-06-06更新 | 26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知临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仿真模拟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两汉时期,中国封建王朝的强盛和繁荣,科技文化的先进对世界各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对外活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汉武帝时期,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终于叩开了通往西部世界的大门,汉朝的势力向西大大拓展。陆路上,从长安出发,越过葱岭,可到达中亚、西亚。海路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当罗马帝国臻于鼎盛之时,汉王朝也极力主动地想要打通与罗马帝国的联系,甘英出使大秦,虽未完成使命,但加深了东汉对罗马的了解。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等

材料二汉朝外交决策与执行基本上是一致的,魏音南北朝时期,外交决策与执行的分合关系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但总的来说向着两者分离的方向发展,这是外交制度成熟的表现。至隋唐时期,二者的分离已经制度化,这促进了外交机构更加专业化,出现了专职的外交机构。汉代外交权力有过分集中之缺陷,及至隋唐,由于皇权政治的发育成熟,在外交管理方面,集权中包含着分权,在分权中贯穿着集权,这既提高了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提高了外交的实际功效。外交管理体制的成熟与完善促使了隋唐与外国之间交流活跃,对外关系空前发展,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活跃在中外交流的舞台上。

——摘编自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等

材料三中国提出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首先是对自己的新定位,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是新型大国的外交,事实上,中国正以一个新型大国的面目出现、活跃在地区与世界事务舞台上,在应对危机、维护和平、推动发展上,中国已处在重要的甚至是核心的位置,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和推动新机制和新规则的制定。当前,以G20和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为核心的全球治理结构仍为国际经济体系的主要支柱。但与此同时,新的治理机制和新规则体系也开始兴起,以补充或规避原有体系中的不足或缺陷、应对新兴领域出现的问题。其中,中国发挥了关键作用,作出了最大贡献。

——摘自人民网《中国在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时期对外交往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汉武带时期通过一系列努力,叩开了通往西部世界的大门。
(2)根据材料二,概括隋唐外交管理体制成熟与完善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隋唐通过海路进行对外交流的著名历史人物各一例。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作为“新型大国”在当前世界事务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并举例说明中国在“新的治理机制和新规则体系”的兴起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3-06-01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