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主要新兴经济体更多承担起了推广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合作)的使命。很多专家认为,在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持续萧条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应通过推动金砖机制、提供“一带一路”等国际公共产品,加强内外合作,释放增长潜力,助推地区经济。材料认为推进南南合作有助于
A.增加全球发展动力B.促进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C.缓和世界经济矛盾D.实现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目标
2021-11-01更新 | 628次组卷 | 1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结束后,世界总体局势趋于缓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各国为了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构筑有利于自己的地位,纷纷调整了对外政策。最为明显的是各大国建立起的各种形式的战略伙伴关系。19964月,《中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10月,中美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另外,美俄、日俄、美欧、日欧,也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在各国纷纷调整对外政策,大国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的情况下,各国都抓住机遇努力发展本国经济。国际社会更加关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大多数国家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上。

——摘自郭新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状态·问题·目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战略伙伴关系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国战略伙伴关系建立的意义。
2021-01-09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02(天津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因素愈加复杂、多变,使对于世界各国乃至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考虑。意识形态作为精神文化的特殊系统,往往把文化作为它的积聚地。当前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相在国际舞台上通过推销自己的文化以实现其意识形态扩张的战略企图。面对咄咄逼人的文化霸权主义,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维护本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及文化自信,已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摘编自郝保权《对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文化霸权及其意识形态意涵的战略沉思》

根据材料并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围绕“全球化”“文化霸权”“文化自信”等关键词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0-02-03更新 | 72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12除了“鸿蒙”,华为简直注册了整本《山海经》——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

4 . 材料:1949 年 4 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布拉格举行。有 2287 名代表参加, 代表 72 个国家、12 个国际组织和 1/4 的世界人口。大会宣言说:“我们,属于一切文化、一切 思想和一切肤色的男女”,由于“人民正被卷入军备竞赛的危险中”,因此呼吁“要求原子能使 用只限于为和平目的与人类福利……为争取民族独立与各国间的和平合作、各民族对其将来的自 决权——自由与和平的重要条件——而斗争”。

1950 年 11 月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417 位理事均由各国著名的文 学艺术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宗教界人士等担任。理事会尊奉的原则是:“世界上不同的制 度可以和平共处;解决各国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协商和大家都可能接受的协议来实现;遵照民族自 决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这是对战后世界人民和平观念的概括。 正是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涌现出大量的反对侵略战 争、渴望世界和平的文学艺术作品。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和平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和平运动的意义。
5 . 如图创作的背景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国内政治经济的混乱局面。从图中可以看出,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A.冷战影响下的局部热战B.伊拉克恐怖主义的泛滥
C.多极化趋势形成过程中的动荡D.美国插手别国事务使国际冲突加剧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90年8月,美国领导的联盟军为恢复科威特合法政权对伊拉克进行的一场战争,即海湾战争,是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过程中局部矛盾激化的结果,是信息化时代下作战方式的一场根本转变。海湾战争中,美军制胜的关键性理念是打击、破坏对方的整体作战体系和结构,毁坏对方的抵抗能力和意志,直击其指挥控制系统、预警侦查系统等作战要害和关键点,最终目标为导致敌方作战系统功能完全失调直至瘫痪。因此,这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信息化作战方式耗时短,但人员伤亡数量巨大,毁灭性和残酷性也大幅度增加,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的损害。

—据赵阵《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湾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中信息化作战的特点和主要影响。

2018-07-07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主干知识+重难点综合性学案(通史版)
7 . 有学者认为:“‘新冷战’是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美俄两国围绕国家利益、势力范围而展开的遏制与反遏制、对抗和对峙的局势。”“乌克兰危机就是美俄。‘新冷战’局势最终确立的一个标志。”据此可推知,“新冷战”
A.对全球格局产生了影响B.是小范围的国家力量对抗
C.不涉及美俄以外的国家D.以欧洲为双方的争夺焦点
2017-11-24更新 | 131次组卷 | 16卷引用:热点18 俄乌战争——美苏冷战与零和博弈-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多极化进程使主要力量彼此制衡,世界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世界多极化是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联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区域间合作逐步向前推进,国际形势朝着持续稳定地方向发展。随着和平因素的不断增长,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和平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环境,没有和平的发展环境,现今人类社会所取得的社会建设和发展成果都将付之东流,全世界国家都处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之中,都不能脱离外部环境独自发展;要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只有持续坚持多边主义的发展格局。

                                           ——摘编自张成《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认识。
9 . 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   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

材料三   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1)概括材料一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雅典强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为何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说明英国应对的举措及其结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美国这种心态的原因。比较材料二、三所涉及的对抗,其方式有何不同?
(4)综合上述,你认为大国应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2023-10-06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第一,是因为我们的科学不及人。人与人的竞争,民族与民族的竞争,最足以决胜负的,莫过于知识的高低。科学的知识与非科学的知识比赛,好像汽车与洋车的比赛。在嘉庆、道光年间,西洋的科学基础已经打好了,而我们的祖先还在那里做八股文,讲阴阳五行。第二,西洋已于十八世纪中期起始用机械生财打仗,而我们的工业、农业、运输、军事,仍保存唐宋以来的模样。第三,西洋在中古的政治局面很像中国的春秋时代,文艺复兴以后的局面很像我们的战国时代。在列强争雄的生活中,西洋人养成了热烈的爱国心,深刻的民族观念;我们则死守着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所以在十九世纪初年,西洋的国家虽小,然团结有如铁石之固;我们的国家虽大,然如一盘散沙,毫无力量。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小序》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做好新时代外交工作,首先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正确认识当今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总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加上全球化进程深刻的传播、扩散、冲刷作用,使得世界正在形成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大国在因应这些世界大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过程中,顺势而进者走强、逆势而动者走弱,并依据实力地位消长和驾驭国际规制的水平而重新排列组合。世界多极格局在大国博弈中日渐显现,国际体系在各种制度、体制、机制的不断蜕变中正呈现新的面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概貌如此。

——摘编自高祖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丰富内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九世纪中国所面临的局面,并分析出现这一局面的内外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表现。
2022-12-03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