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康熙时期,西方传教士和中国学者通力合作,采用西方近代的测绘方法,制成了当时水平最高的《皇典图》;与此同时,通过传教士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史学家莱布尼茨受《易》的启发,开拓了二进制数学研究的新领域。这(     
A.说明世界对中国的兴趣浓厚B.表明中国积极吸纳西方科技
C.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D.反映了文明交流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微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微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B.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D.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
2023-05-10更新 | 129次组卷 | 5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参观西洋画、千里镜聆听西洋音乐后,赋诗∶"始知天地大,到处有开辟。人巧诚太纷,世眼休自窄。域中多墟拘,儒外有物格。"这反映了作者
A.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造中国文化B.对西方文化持较为肯定的态度
C.认同西方近代思想传入的影响D.仍然坚持天朝上国的文化观念
2022-04-28更新 | 471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和介绍科技知识,而且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多位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也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这一时期的"中学西渐"
A.凸显了传统文化的巨大优势B.受益于政府开放的对外政策
C.有助于近代西方的社会转型D.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普遍支持
2022-03-08更新 | 2891次组卷 | 28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7-【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顺治帝十分钦佩汤若望的学识,曾说:尔汤若望来自西洋,精于象纬,闳通历法。徐光启特荐于朝,一时专家治历如魏文魁等,实不及尔。但以远人,多忌成功,终不见用。朕承天眷,定鼎之初,尔为朕修《大清时宪历》,迄于有成。又能洁身持行,尽心乃事。顺治帝重用汤若望的主要目的是
A.调和西学与传统文化的矛盾B.修订历法巩固清朝统治
C.应对东来的天主教会的挑战D.宣扬国威维护朝贡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明末,徐光启指出,“古圣王所谓财者:食人之粟,衣人之帛……方今之患,在于日求金钱,而不勤五谷”。由此可见,徐光启
A.反对商品交易B.注重劳动致富
C.认同轻利观念D.重视科学生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B.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
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D.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
2021-03-10更新 | 938次组卷 | 59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清朝顺治帝十分钦佩汤若望的学识,他说∶"尔汤若望来自西洋,精于象纬,闳通历法。徐光启特荐于朝,一时专家治历如魏文魁等,实不及尔。朕承天眷,定鼎之初,尔为朕修《大清时宪历》,迄于今有成。"这从侧面反映了
A.中西文化的全面会通B.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C.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D.传教士受民众拥戴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清初,随着传教士东来,中西文化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和碰撞。为配合资本主义扩张,传教士欲将西方伦理价值强加于“异教”文明的中国……尽管其宗旨是希望将中国基督教化,但也从客观上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在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利玛窦就是一个推动中西文化平等交流的关键人物。他推行学术性的传教与倾向于士大夫的策略,以天主教“合儒”“补儒”希望进而达到“超儒”,利用儒学经典和介绍西方科学知识相结合起来作为传教方法,赢得中国统治者和士大夫的支持。在传教士的努力下,明末清初中国曾一度出现学习“西学”的热潮,并在天文学、地理学、医药学、数学、音乐、语言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基督教在很多地方有悖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因此在传教过程中出现了“礼仪之争”。1700年,康熙宣布禁教,驱逐传教士。……乾嘉禁教之后,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已成定局,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运动终未酿成社会大潮。

——据骆利红《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论述》

材料二: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列强取得了在华传教、设学堂、开办医院的特权.晚清西学传播进入新阶段。中国知识分子主动了解、吸收西学,参与译书工作,这一阶段出版了数量可观的科学著作。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京师同文馆的创立,以学习西方坚船利炮、声光化电为重要内容的洋务运动的开展,对西学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各地遍布新式学校、创办形形色色的报纸杂志,甚至政府创立译书机构,翻译大量的西方书籍,西学影响逐步进入基层。戊戌变法后,革命运动兴起,留日热潮骤起,社会科学类书籍大量被翻译传入中国,其中多有介绍西方政治制度、日本变法等内容的书籍。

——据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与明末清初相比,晚清“西学东渐”有何不同,并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