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微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微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B.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D.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
2023-05-10更新 | 129次组卷 | 5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朝后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以及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几部重要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它们的问世反映出(     
A.科举制发展推动科技进步B.中国古代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C.科学理论获得重大突破D.中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2-08-22更新 | 280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海达行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开始任命西方传教士参与历法的修订。1634年,《崇祯历书》正式完成,书中大量引用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首次引入了“地球”的概念。该书在当时
A.推动了古代科技的进步B.改变了传统历法的性质
C.吸收了启蒙运动的成果D.促进了社会观念的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1704年,罗马教皇克莱芒十一向中国的教会与信徒发布了七条禁约,内容包括禁止教堂悬挂带有“敬天”字样的隔额,禁止基督徒祀孔、祭祖,禁止教徒家中供奉牌位等。这些禁约
A.传播了西方宗教改革的成果B.折射出中西文化冲突
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阻断了东西方的交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明末,徐光启指出,“古圣王所谓财者:食人之粟,衣人之帛……方今之患,在于日求金钱,而不勤五谷”。由此可见,徐光启
A.反对商品交易B.注重劳动致富
C.认同轻利观念D.重视科学生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清朝顺治帝十分钦佩汤若望的学识,他说∶"尔汤若望来自西洋,精于象纬,闳通历法。徐光启特荐于朝,一时专家治历如魏文魁等,实不及尔。朕承天眷,定鼎之初,尔为朕修《大清时宪历》,迄于今有成。"这从侧面反映了
A.中西文化的全面会通B.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C.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D.传教士受民众拥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洋务人士薛福成在欧洲考察西洋医学后感叹:“惟中国名医,数世之后往往失其真传。外洋医家得一良法,报明国家,考验确实,给以凭照,即可传授广远,一朝致富,断无湮废之虞,所以其医学能渐推渐精,蒸蒸日上也。”在此,薛福成意在强调
A.中西医培养模式的利弊B.西医发达取决于政府鼓励
C.中医世代传承积淀深厚D.西医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B.注重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C.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