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18008月,拿破仑任命4位著名法学家组成起草委员会,经过4个月的紧张工作,提出了民法草案,参政院先后召开了107次讨论会,于18043月,《民法典》正式颁布施行。第一部分是人法,是有关民事权利的规定;第二部分是物法,是有关各类财产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的规定;第三部分是获取各类所有权的方法的规定。例如:

序列内容
11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544545所有权是无限地利用并支配物品的权利,但利用以不受法律禁止为限。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1134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这部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民法典》不仅在法国国内影响深远,而且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法律,丹麦、希腊、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的民法典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它的影响。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民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颁布实施的民法典。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民法起草委员会,在晚清以来历次民法草案的基础上,参照德、日、意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拟定了《中华民国民法》,形成了“以宪法、民法、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法制编制法”为主干的六法体系,所规定和体现出来的平等,不仅包括男女平等,而且包括雇佣人与受雇人的平等、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平等、承租人与出租人的平等以及所有权人与佃权人之间的平等,内容非常广泛。《中华民国民法》于1929~1930年间分编颁行,基本达到了世界近代民法典的水准,揭开了我国民法法典化新的篇章。但由于历史因素的限制,《中华民国民法》更多地停留于形式上,未能很好地与现实相结合、未能真正解决很多现实的问题,实施效果甚徵,影响极为有限。

——摘编自赵虎《民国时期民法法典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民法典》体现的法律原则,并分析其影响深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华民国民法典。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民法典的编纂给我们今天的启示。
2021-10-2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