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据表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时间表现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
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2017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A.促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B.始终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D.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完善
2022-10-15更新 | 977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对抗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
A.致力于加强与周边邻国合作B.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D.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2022-10-04更新 | 1839次组卷 | 92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沐彬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竞赛班历史试题(四)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材料2

材料3   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展开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建成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的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偏重沿海沿江地区的现状。

——陈争平、兰日旭编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材料4

(1)依据材料1~2,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50年代我国是如何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2)依据材料3~4,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特点。
(3)依据材料3~4,结合所学,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积极意义。
4 . 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满足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 .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②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
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2016-11-27更新 | 26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届河南三门峡陕州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精英对抗赛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