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地方治理措施反映时代特征和发展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历史大事记摘录(如下表)

时间措施名称
1947年设立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
1997年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1)依据表格材料和所学,分别说明三个区地方治理各有什么特点?
(2)关于三个区的设置有什么启示?
2 . 1949年,中年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建国七十年来,新中国取得巨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时段)“新中国”一词内涵的历史发展脉络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为改变清王朝危机,设想在巴西建立和管理殖民地时首次提出了“新中国”的概念,希望通过向外移民来挽救民族国家危机。
五四运动前后国人纷纷提出建设“新中国”,各种“新中国”构想的呼声覆盖全中国,“新中国”一词的涵义进一步深化,囊括了民族独立的内容。
1921年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概念和实践两方面深化了“新中国”的内涵,并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新中国”一词的无限能量释放出来。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1)阅读上述表格,提炼“新中国”的基本内涵,并从国家政治建设的角度阐述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材料二   (1949年9月30日)二点即乘车赴中南海怀仁堂,开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次大会。最要者为通过《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及选举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全体委员……及全体代表由车运至天安门外之广场上,为过去反抗帝国主义、封建魔王而殉难之志士以及解放军之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

——节选自《竺可桢日记》


(2)根据材料二指出会议体现的精神,并结合所学分析这次会议的影响。

材料三(1954年9月20日)三点至怀仁堂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今日通过国家大宪章,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宪法,所以外国记者亦特多……票写好后分为八组,十个票箱投票。票上有汉、藏、蒙、畏吾儿四种文字……主席团开会,周总理主席,说明廿二号的政治报告因翻译蒙、藏文需时,延期到廿三日。

——节选自《竺可桢日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020-01-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19新中心五地068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