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史料一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

史料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摘自顾保国《新时代新发展理念要览》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主要目的。
(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变化的表现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2 .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写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及实施前提。
2023-08-18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学习讲义)

3 . 史料一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史料二 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中共中央代表团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在拉萨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宝鼎周围的浮雕分别为“签订十七条协议”……“腾飞的西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历史性画面。

——《中国青年报》

史料三 2005年5月,国务院第八十九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对党章作出部分修改,其中就包括增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张来明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
(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3)根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应该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23-08-18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学习讲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小邮票大历史邮票不仅是“邮资凭证”,更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见证。邮票作为“国家名片”,承载更多的“方寸纳天地”的价值,是一个民族特定阶段自身历史具体、生动的写照。

——摘自中国邮政网

(1)上述纪念邮票展示的史实反映了当时我国发生了什么样的历史性变化?
(2)作为一位历史学习者,请你以上述某一个邮票所述史实为中心,建构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023-11-1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