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38月,由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北京正式对外展出。展览以1500余件文物古籍,向观众展现了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长卷。展览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力求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历史。通过参观展览,观众可以深入了解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亲身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设计两个及以上展览单元,并加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展览单元主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片是触摸历史脉搏、感受历史深度与宽度的媒介。下面是中国历史上从古至今的四幅以外交为主题的图片。



请围绕“图片中的历史”,提取一幅或多幅有历史关联的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片是触摸历史脉搏、感受生命温度的媒介,阅读下列图片。

围绕“近现代中国外交”,提取以上两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表是新中国外交的一些重要事件。

时间事件
19502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46中印、中缅双方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19554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64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1971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1989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200112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
2016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杭州举行
根据材料并结合我国外交历程,以“新中国的外交”为主题,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初期发行的人民币正面图案




历史图片蕴含中丰富的历史信息,从提取本组图片中的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论题准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2021-12-15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六)历史试题
6 . 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文件内容
1928《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条,土地的分配方法: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
第四条,土地分配的数量标准: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1942《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第二条,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是赞成民主改革的。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更不是打击赞成民主改革的开明绅士。
1947《中国土地法大纲》第一条,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八条,乡村农会接收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的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分给缺乏这些财产的农民及其他贫民。
195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第一条,农民这种在生产上逐步联合起来的具体道路,就是经过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而有某些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实行完全的社会主义的集体农民公有制的更高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也就是集体农庄)。
1982《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二条,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多种执政理念,请从材料中提取一种执政理念,并运用其他史实加以阐释说明。(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语言流畅)
2024-06-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