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外交是国家政治的延续与表现,是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有学者指出,美国的亚洲外交似乎总是处于“失败——总结教训——再失败——再总结”的无休止轮回中。在欧洲屡试不爽的均势战略、民主改造、和平演变等手段,在亚洲不是遭遇失败,就是收效甚微。对于美国来说,亚洲是一个谜,中国更是谜中谜。美国在亚洲的失败,基本集中了美国外交失败的记录。而美国对中国的误判,又成为美国在亚洲所有误判中最带有战略性和经典性的误判。

下表记录了二战结束后的70年来,美国对中国的6次重大战略误判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提炼一个有助于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论点,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曾担任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翻译的黄金祺在著作中认为:“(现代)中国的外交特色的重要表现之以就是: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以及二者之间的正确和巧妙的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黄金祺观点的理解。
2020-08-13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长安开始的这条向西绵延伸展的古代陆路交通线,成为联结东西方的古代交通大动脉。这条大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沿着这条大道,我国大量独步世界的丝织品源源不绝地运往中亚、西亚以及更遥远的西方……西方的物产以及西域的音乐、舞蹈也接踵东来,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汉朝使节到安息时,安息王派大将率领两万人马出迎数千里,并派使臣随汉使到长安,献给汉武帝大鸟卵和“犁靳善眩人(是指埃及、叙利亚一带的魔术师)”。随着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远在地中海地区的人们现在也可以辗转来到中国了。

——摘编自任继愈《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二   从“上海精神”到“丝绸之路精神”,中国的主张一脉相承:“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我们愿同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为建设和谐地区作出不懈努力。”

——2013年《记习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举措为例,论证“新中国走一条义利兼顾的外交道路”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间的外交重大事件



从上表中提取4条及以上信息,围绕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0-07-24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