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图为19世纪初的一幅漫画,漫画中头戴礼帽的神父手指蒸汽火车面带嘲弄地问另外两人:“那个吐白烟的机器,所谓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靠什么行走的?”两人答道:“我们也不知道,车里头也许藏着一匹马。”漫画的寓意是(     

A.宗教神学严重阻碍工业革命进程B.蒸汽机车已经广泛用于交通运输
C.技术革新受到社会质疑甚至否定D.民众对创新成果的认识尚需时日
2023-07-08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如图所示为1894—1920年中国国内市场商品平均年增长率。据图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这一时期中国(     

A.贸易逆差局面得到扭转B.外国商品输入日益减少
C.民族工业呈发展的趋势D.商品出口量呈增长趋势
3 . 1949—1952年,我国开展了以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为中心的卫生运动;1952—1954年,我国开展了以反美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55年以来,“除四害”成为新的爱国卫生运动的中心。图1、图2为相关运动的宣传画。由此可知,这些运动(     

A.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B.满足了群众医疗需求
C.带有明显群众性特征D.完善了我国卫生体系

4 . 4月 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疟疾防治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医疗卫生事业受益于经济发展B.疟疾是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C.流行疾病传播与人口密度相关D.公共卫生发展取决于国家性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河西走廊地区发现了数千座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墓,图1和图2是这些壁画墓中出土的两幅壁画。两幅图可用于说明当时(     

      

图1   撒种耕地图                                                图2   打麦场
A.庄园式劳作的出现B.铁犁牛耕全国普及
C.农业生产水平较高D.稻麦复种得以推广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关都城选址这一问题,历史学家、经济史学家做过不少研究。这些研究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第一类研究认为,在王朝定都过程中,自始至终有一个因素是最重要的;第二类研究认为,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城选址的影响因素是有所差异的,不可一概而论,应分段进行分析。下面为中国自秦至清的都城变迁图。


——摘编自赵红军等《谁影响了中国历代都城地理位置的兴衰变迁?—一个基于量化经济史的实证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的都城变迁”这一主题就某个时段或总体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1-31更新 | 9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和爱尔兰,需要早起上班的人,会雇用“敲窗人”来叫醒自己(如下图),每周只需付大概6便士。从事这份工作的人会按约定好的时间,在早上拿着长竹竿、软锤等工具敲打客户的窗户。这反映出(     
A.工厂制有严格的规章纪律B.钟表发明增强了时间观念
C.人们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D.工作时间过长使矛盾微化
8 . 下列两幅图展示的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农业工具。这些工具的出现(       
   
A.促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B.解决了高地灌溉问题
C.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D.为国家提供了新税源
2023-06-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为江苏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的《纺织图》,该图描绘了妇女调丝、纺线的情景。这可用于研究,汉代(     
A.手工工场的生产流程B.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C.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D.纺织技艺的发展状况
10 . 下图为全国出土先秦、秦汉时期铁制农具数量对比图。这表明秦汉时期(     
A.农业生产力的发展B.工商业的迅速发展C.政府重视农业生产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