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据考古发现,裴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磁山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和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出土了大量的石质工具。其中,石磨盘不但制作精良,形制也规整多样。同时还发现一定数量的谷物粟、稷及油菜籽等。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黄河中上游地区(     
A.农业文明发展程度较高B.农作物种植种类繁多
C.已出现粮食加工技术D.家庭手工业较为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冶铁遗址和出土铁器不仅遍及韩、赵、魏、齐、楚、燕、秦七国统治区,而且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有铁器出土;出土铁器的种类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可知(     
A.中国农业耕作方式产生重大变化B.刀耕火种已经退出中国农业生产
C.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已普遍使用D.战国时期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柳孜隶属安徽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据濉溪县志记载.位于该县境内的大运河故道。1999年初,在柳孜段公路裁弯取直降坡施工中发现陶瓷器等文物和其他遗迹的现象。以下内容节选自该次大发现。

罕见的宋代货运码头

……石构建筑砌体依河道南岸堤坡而建,所使用的石料质地不同,大小厚薄不一致,形状各异的石料均为使用过的旧料,在砌体中还夹杂使用一定数量的汉代墓葬石构件画像石石料。石砌体的基础,采用瓦砾层与黄黏土层间隔夯实处理,共4层,厚75厘米左右,基础大于石砌体,北部向河道内延伸。

珍贵的唐宋沉船

1号沉船为木板结构,平面呈长方形,船身存长9.6米,包括拖舵共存残长12.6米。现存船体长度由两段木板拼接而成,用双排铁铆钉固定,缝隙间填以油灰。尾舱横梁上有三档舵杆限位木椿,可调节船的航向。

2号沉船是一艘独木舟,由一根硕大的原木整体雕凿而成,长10.6米。船体两头窄中间宽,呈大半个圆弧形,头和尾部上收,面部稍上翘。

6号沉船为木板结构,残存长23.6米。从这段立于壁板之上的底板结构情况来看,船底为平底。船壁板特别巨大,木质坚硬,板面向内呈弧形,舱中间存有13根空梁方孔,空粱尚残存三根。

丰富的古陶瓷

经初步鉴定,能确认窑口的有安徽寿州窑,浙江的越窑,江西的景德窑,福建的建阳窑陕西的耀州窑,河北的磁州窑、定窑等20余座全国各地窑口烧制的产品,窑口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实为罕见。

——摘编自阚绪杭《运河考古的首次大发现一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的面世》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大运河故道有哪些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表是考古出土的战国时期部分地区物品统计表(部分)。这反映当时(     
铁器出土地点铁器数(件)生产工具数(件)铁农具数(件)
辽宁抚顺莲花堡80余7768
山西长治分水岭363121
河北兴隆古洞沟878552
河南辉县周围村936958
广西平乐银山岭18117091
A.一家一户个体劳作盛行B.土地私有制度确立
C.铁农具运用于农业生产D.冶铁技术趋于成熟
2022-12-26更新 | 363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学业考试2)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根据考古资料统计的汉朝出土铁农具种类及比例。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B.精耕细作技术取得突破
C.官私手工冶铁业很发达D.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
6 . 西汉桓宽在《盐铁论》中写道:“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经考古发掘,东北至辽西,西北至甘肃、青海、新疆一带,西南至云贵边陲,当前已有五十个以上地点出土了汉代的铁农具。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A.铁器促进小农生产方式确立B.社会经济重心逐渐转移
C.小农经济发展环境有所改善D.先进冶铁技术普及全国
2020-12-27更新 | 173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2020-2021学年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西周遗址的考古中曾出土了江苏仪征破山口古墓中的青铜镰、湖北红安县金盆遗址中的矩形双孔青铜铚、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中的青铜锸。据此推断西周
A.礼乐制度高度发展B.青铜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C.冶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D.铁犁牛耕技术广泛使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所示为目前出土的13幅汉代牛耕图画像石的具体分布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汉代(     
出土省份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滕县宏道院、邹城市西粉厂
山西平陆枣园
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画)
江苏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A.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B.农业集体耕作制度出现新形态
C.农学研究的重大突破D.农本观念在中原地区影响深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牛耕画像石是古代劳动人民遗留下来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下表是出土的十三幅东汉牛耕画像石的具体区域。下表作为史料,它可以用于研究(     
出土省份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平陆枣园
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画)
江苏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A.牛耕技术发展历程B.区域社会发展水平
C.庄园经济发展情况D.精耕细作熟练程度
2023-05-1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图是山东枣庄出土的汉画像石农耕图。图中有一人一牛一马耕田。此类题材的汉代画像砖已在山东地区有较多发现。据此可知,汉代( )
A.农本观念在山东地区影响深厚B.农耕中已普遍使用畜力
C.北方已突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D.传统经济政策得以实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