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01 道试题
1 . 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农学家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提及:“番柿,一名六月柿,茎如蒿,高四五尺,叶如艾,花如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这是中国最早有关番茄的详细记载。这段记载可用来说明此时
A.东西方间物品交流速度加快B.海上丝绸之路得到稳步发展
C.我国可用食物种类更加丰富D.中国与美洲开始了直接往来
2022-04-30更新 | 1706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2 . 明代史载,松江原本没有暑袜。有人使用尤墩镇所产轻薄棉布制成单暑袜,大受欢迎;所以松江本地新开设的百余家暑袜店的店主,把尤墩布分发给当地男妇缝纫成袜,男妇以“从店中给筹取值”为生。这表明
A.商帮开始介入商品生产B.江南市镇体系发展起来
C.家庭手工业已逐渐衰落D.棉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
2021-04-24更新 | 2843次组卷 | 27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选择性必修2)-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3 . 为了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其最理想的收割时间是麦穗成熟的前一天和当天。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河南、山东草帽辫(原料是麦秆,即小麦生产的手工副产品)产区的农民常常会宁愿少收小麦而提前四五天收割以获得编草帽辫用的优质麦秆。这种现象反映出(     

A.农民生产观念的改变B.农业现代化趋势明显
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D.北方农业日趋衰落
2023-05-12更新 | 828次组卷 | 7卷引用:选必二第3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4 . 下图是2000~2018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在中国货物出口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图中信息反映了

(注: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A.中国对世界的依赖程度加深B.中国对外贸易出现顺差
C.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D.中国外贸结构发生变化
5 . 《马可·波罗行纪》中介绍了我国13世纪用冰保存鲜肉及制造冰酪冷食的技术;明朝政府在运河两岸修建冰库,给为宫廷运送鲜菜鲜果的船只加冰,保持其鲜嫩;清光绪年间,北京已专设冰窖,用于藏蒜薹,保证对皇宫的供应,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A.食物保鲜技术历史悠久B.政府重视物种交流
C.官府需求刺激科学发展D.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2023-02-11更新 | 803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学案讲练)-【创新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优质备课课件与学案讲练(选择性必修二)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后期,工资不断提高使英国人可购买更多东西。至该世纪晚期,英国人的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最明显的表征可以在食品的消费上看到。179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例谈到:一位每天挣30便士(伦敦劳动阶层的标准收入)的40岁花匠,每天可以买一个小麦面包、半磅肉、几盎司芝士、1品脱啤酒、一些茶和糖。事实上,当时工人不仅能买得起各种各样的食物,而且可以买一些一个世纪之前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如海外运来的茶、咖啡、糖、巧克力、烟草和辣椒等。

——据【英】罗杰·奥斯本《钢铁、蒸汽与资本:工业革命的起源》整理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者的家庭需求发生了剧烈转变,转而用信贷方式购买耐用消费品。美国人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代替通过已赚取的收入来购买这些物品。消费者使用它们的同时,每个月需要支付一定的现金,这就降低了他们在其他商品上的消费数额。结果,消费者的耐用消费品购买年均上升了8.3%,几乎是1922年到1929年GDP和消费增长的2倍。到了1925年,75%的汽车、70%的家具、90%的钢琴、80%的留声机、80%的家用电器都是通过分期付款购得。

——摘编自【美】乔纳森·休斯等《美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英国工人食品消费水平提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20世纪20年代信贷消费的后果。
(3)综合以上信息,谈谈你对消费问题的认识。
2022-08-30更新 | 2000次组卷 | 9卷引用: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7 .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017-08-04更新 | 6867次组卷 | 125卷引用:【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练习)
8 . 16世纪,美洲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若要吃面包,需要进口欧洲小麦。进入17世纪,智利发展成南美的小麦产区,产品除了供应本地外,还被运到巴西、古巴、秘鲁等地。小麦在美洲的传播
A.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B.有利于欧洲人对美洲的殖民
C.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兴起D.极大改善了土著居民的生活
2022-04-16更新 | 1642次组卷 | 20卷引用: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9 . 20世纪法国政府内部创立了一些咨议会、委员会和办公室。这类机构在粮食供给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如1914年8月建立研究委员会,1916年7月创立粮食供应咨议会,负责收集谷物供给信息、促进谷物进口、管制谷物流通、调控谷物价格。这表明(     
A.战时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B.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开启
C.自由主义政策的根本调整D.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扩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近代开埠之前,上海周边农村最著名的农家手工业当推手工棉纺织。但20世纪以后,无以为生的农民逐渐放弃手工棉纺织,改行从事收益更高的以毛巾、织袜、花边、轧花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农家手工业。这一变化表明(     
A.农村经济获得新生长点B.个体经济促进城市化进程
C.农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D.手工业被动卷入世界市场
2023-06-01更新 | 721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37讲近代西方的商业贸易、城市化进程(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