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温室种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列属于温室种植优点的是(     

                    蔬菜温室大棚
A.冬季透光保温,夏季遮阳降温B.与露地种植相比,温室种植在质量上缺乏优势
C.种植的蔬果种类相对单一D.投入成本几乎为零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67月英商擅自修建的吴淞铁路开始部分通车,公开营业到1911年清政府覆灭之时的36年中,清政府共计修建铁路9100公里。在这些铁路的地理分布中,东三省几乎占了全国铁路里程的30%,几条干支线的完成,初步构成了整个东北地区的铁路骨架。清末东三省地区铁路修筑较多,主要是东北地区战略位置重要,晚清政府也积极改变政策,兴修铁路。华北地区以北京为中心的京奉、京汉、津浦、京张四条千线以及与这些干线相连的正太、汴洛、胶济、道清四条支线初步构成了一个华北铁路网。整个长江以南地区修筑的铁路里程都较少,在华东地区主要是以上海为中心修建的淞沪、沪宁、沪杭甬几条铁路。清代的铁路建设,亦为民国的铁路建设提供了经验教训,其铁路的特点影响着今后的铁路建设。

摘编自朱树森《近代中国铁路的修筑及其地理分布》

材料二   1840年时,德法两国的铁路里程相差无几,且法国略长。到1850年,德国的铁路里程已接近6000公里,大约是法国的两倍。10年之后,德国的铁路长度却达到法国的两倍以上。德国的铁路建设相对于英法来说,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在早期就有铁路修建的一套切实可行的理论提出。各邦国出于经济利益和军事安全上的考虑都极力修建铁路,尤其是德国的河流大多呈南北走向,但是德国天然缺乏纵观东西交通要道,人工修建铁路可以克服这一天然的缺陷。除了民间募集资金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铁路是由国家建立,并由政府运营的。铁路的发展使得与铁路建设紧密相关的产品需求量大增,促进了机器制造业,钢铁煤炭行业的发展。在德国资本主义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铁路建设直接催生了德国股份制企业和新型金融业。

摘编自宋彩红《近代德国铁路建设及其与经济,政治互动研究(18351918)》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所修建铁路的地理分布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德国铁路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其影响。
2024-01-2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西北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新中国的公共卫生工作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卫生运动
②讲卫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③我国卫生工作的特色仍不明显
④国家越来越重视精神卫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4 . 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有了富余,人们开始用各种办法储存粮食,原始社会人们用陶罐、地窑储存余粮,古代又出现了大容量的粮仓,近现代又出现了更加先进的储粮方式。以下属于德国最先开发使用的是(     
A.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B.谷物冷却机
C.机械低温制冷储粮技术D.家用冰箱和冰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02年,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责成厂方为儿童开设识字班;1833年,英国政府《工厂法》对儿童的劳动时间进行限制,之后又强制工厂提供工厂教育;1870年,英国通过了初等教育法。这些举措旨在(     
A.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B.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
C.改善童工的工作环境D.为民主政治发展奠定基础
6 . 西辽时期,依照中原制度建立起了先进的封建生产关系,新疆地区社会经济呈普遍增长的趋势。这一时期新疆各民族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有____,铁器所铸的农具更为锋利,耐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铁铧犁B.坎土曼C.镰刀D.胡锸
2024-01-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指出,在新石器时代,当原始人类决定广泛开展农业生产时,他们或一把火烧毁了大片的山林,或搬家到了靠近水源的河套平地。同时,他们在搭建房屋、开垦土地、播种、浇水、收割谷物等过程中研制出石斧、石锛、石铲、石锄、磨盘等各式各样的工具。该学者意在说明(     
A.生态环境在农业产生后遭到极大破坏B.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
C.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D.农业革命促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提升
2024-01-1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965年底,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2499个,与1952年相比,医疗机构增加了16倍,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1978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169732个,专业医院9293个,卫生技术人员2463931人。这些成就(     
A.推动了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的发展B.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体现出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迅速D.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9 . 2008年,我国城市公共运营汽(电)车约36.7万辆,是1949年的160倍。城市供水总量500亿立方米,是1949年的160倍,用水普及率达到94.7%。城市供气管道长度25.8万公里,是1980年的46倍,用气普及率达到89.6%。这说明我国(     
A.城市规模的扩大带动了城市功能增加B.科技水平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D.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朝沿用了隋朝修建的大运河,其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国家生命线。同时,陆路交通非常发达,有长安附近以及两京之间的驿道、驿馆,还有通向全国道、州、县的11条交通干道,及道、州、县间横向连接的6条交通线。据此推断,唐朝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推动交通发展B.交通建设为巩固国家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C.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往来密切D.经济因素是地缘政治格局变迁的重要动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