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从1900年到2005年,美国从事初级农业生产劳动力由1200万人减少到不足200万人,所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由35%下降到0.7%。从1963年到2000年,日本农业从业者的比重也由76.6%下降到2.2%。这一变化表明美日(     

A.农业发展日趋衰退B.第三产业有了较快发展
C.国家经济结构畸形D.农业发展水平不断进步
2023-04-10更新 | 561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3年湖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探险的成功自然推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欧洲一些比较沉重与粗笨的货物,比如木材粮食与牲畜等,便由水路运至亚洲、非洲或美洲。欧洲人也获得了很多新产品,比如咖啡、茶叶、蔗糖、土豆、玉蜀黍与鲸鱼油等。大量的皮毛、鱼类与木材自美洲海运至欧洲。财富的增加,使得欧洲人的闲暇增加了,奢侈品也大量出现。铺设波斯地毯,身穿用中国丝绸、印度棉花与美洲毛皮制成的衣服,装饰非洲金子与南美洲的宝石:这一切都成为一种普通现象。

——摘编自[美]卡尔顿·海斯等《全球通史一从史前文明到现代化世界》

材料二   欧洲人是世界贸易中最早的中间人。他们开辟了新的外洋航线,积累了必需的资本、船舶和专门技术。当然,他们从奴隶贸易、甘蔗和烟草种植园以及东方贸易中获得的收益也最多。有些利益慢慢地为欧洲的人民群众所获得,茶叶的情况就表明了这一点。茶叶于1650年前后被引进英国,当时,每磅的价值大约为10英镑,然而一个世纪后,茶叶已成为英国社会的普通消费品。对生活水平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的全球性贸易对欧洲经济的促进性影响。18世纪中后期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在海外事业中积聚起来的资本和海外市场对欧洲制造品日渐增长的需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人“探险”成功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物种交流对欧洲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3-03-24更新 | 26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湖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如表是我国在不同时期对现代农业内涵与特征的界定。这体现了我国(     
时间内涵与特征
20世纪50年代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肥化
20世纪80年代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商品化
20世纪90年代商品化、产业化、技术化、生态化
A.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B.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
C.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D.农业科技领先于世界
4 . 据统计,至1986年,英国平均每1000公顷耕地拥有拖拉机75台,每1000公顷谷物拥有谷物联合收割机13.8台。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谷物38吨,牛羊猪肉4吨及其他农产品。这说明英国(     
A.农村兴办大量工业B.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C.城市化进程在加速D.农业生产虚报产量
5 . 【古代交通与国家治理】

交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看到交通进步的轨迹。中国古代交通建设的进步,对于中国历史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人类文明史也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一



图1秦朝主要交通示意图

——摘自《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历史地图册



图2唐朝主要道路示意图

——摘自《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   交通系统的完备程度决定古代国家的领土规模、防御能力和行政效能。交通系统是统一国家维持生存的首要条件。社会生产的发展也以交通发达程度为必要条件。生产技术的革新、生产工具的发明以及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的进步,通过交通条件可以成千成万倍地扩大影响,收取效益,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前进。

——王子今《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交通线路的变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交通建设的影响。
2022-12-17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下表为2001-2011年中国主要农业机械数量和增长率。据此可推知(     
年份小型拖拉机(万台)年均增长率(%)大中型拖拉机(万台)年均增长率(%)联合收割机(万台)年均增长率(%)
20011305\83\28\
200615683.717215. 75715.3
201118112.944120.711114.3
A.我国走在现代化农业的前列B.现代化农业机械得到全面推广
C.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D.工业化决定农业现代化的水平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5 年,英国商人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约600米的铁路,这是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条铁路。京城百姓“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不久,步兵衙门以担心引起骚乱为由.把铁路拆除。


19世纪末20世纪初,纵横中国大陆的铁路网雏形出现。法国铁路工程师埃斯巴尼总结.了中国境内的铁路:第一类,以征服方式强加给中国人的铁路一- 俄国的中东铁路,德国的山东铁路,法国的云南铁路;第二类,名义.上属于中国,但管理运营和利润分配都以签订借款和经营合同的形式被外国力量攫取的铁路-一京汉铁路、 粤汉铁路;第三类,建设权和经营权属于中国的铁路,使用以中国国民收入为担保的借款,外国控制力量有限一津浦铁路、广九铁路。

——摘编自田吉舷《中国近代铁路的灰暗记忆》

材料二1828 年美国开始修建第一条铁路。至1850年,美国铁路总长居世界第一位。1850 年,国会通过法令:在拟议中的铁路线两侧间隔地段每一英里铁路赠予6平方英里的土地。1867年,国会通过给铁路修筑公司以巨额贷款的法令。1869 年联合太平洋铁路与中央太平洋铁路在普罗蒙特利接轨,成为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线。内战结束后,美国西部又先后于1868~1873年、1879~1883 年、1886~1891 年掀起了三次铁路建设高潮,到19世纪末全美统一的铁路网逐渐形成。据统计,美国的铁路建设投资的85%为私人投资,居民积极购买股票和认购债券。铁路是19世纪后期美国西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无可争议的重要原因,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齐斌《19世纪美国铁路建设初探》


(1)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进行铁路建设的条件及影响。
8 .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下列各项对现代农业的表述恰当的是(     
①以大型农场为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   ②高度机械化、集约化生产
③出现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       ④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使铁路适应社会发展,从20世纪初至50年代,德、法、日本等国都开展了大量有关高速列车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工作。1964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   高速铁路。高速铁路作为一项铁路高新技术重要成就,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特别是随着日本、法国以及德国等国家高速铁路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高速铁路被推向了新一轮发展高潮。

——摘编自《世界高铁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了对高速铁路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到2015年底,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超过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从没有一寸高速铁路到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以较短的时间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同时许多领域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摘编自《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概括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特点。
10 .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下列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以来,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B.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小麦新品种
C.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培育的杂交水稻在南亚推广
D.21世纪以来,人们主要利用腌制和风干加工保存食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