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远在唐朝以前,我国侨胞的足迹已到达东南亚,其中绝大部分是福建籍同胞,他们由闰南泉州港乘帆船抵达。公元六世纪的文献上已有泉州与海外交往的记载。宋元时代,泉州港与东南亚、伊朗、阿拉伯、东非和日本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友好往来。侨胞身居异城,但心向祖国,关心家乡人民的生活,经常把他们认为最重要的经济植物的种苗和栽培技术带回国内。

——摘编自李芳洲《华侨在植物引种方面的贡献》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华侨引种是过去华侨引种文化传统的自然延续,同时新中国的成立也极大鼓舞了海外华侨的爱国热情,广大侨胞传承引种文化的心情更加迫切。在朝鲜战争爆发以及冷战禁运背景下,为中国引进优质战略、经济作物以及种植技术成为20世纪50年代华侨引种工作的重中之重。1951831日,政务院第100次政务会议做出《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指出:“为保证国防及工业建设的需要,必须争取橡胶自给”。11月,华南垦殖局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叶剑英担任局长并主抓橡胶引种和种植工作,种源除了征集自之前华侨在海南创办的橡胶园外,还广泛联系东南亚华侨引进最新的橡胶良种和技术。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被誉为“华侨橡胶王”的雷贤钟冒着生命危险把100多斤优质胶籽、300多株芽接桩和200多米芽条带回国并试种成功,周恩来称赞其“比带金子回国更宝贵”。

——摘编自张行明艳林《新中国华侨植物引种历史的考察》

材料三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世界各地大多数物种都能在我国生存,且找到合适的栖息地,所以中国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几率非常高。在中国,外来入侵生物分布范围极其广泛,除了青藏高原等少数人迹罕至的偏远保护区外,全国34个省市区都有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从森林、水城、湿地、草地荒漠、戈壁等自然生态区域到农业区域、城市居民区等随处可见到入侵生物,其中以水生生态系统最为严重。

——摘编自范秀琴《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对策及新的研究方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华侨植物引种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相关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华侨橡胶引种的背景及其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引进外来物种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方学者分析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城市化过程时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农村偏向计划经济时代城市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安排城市居民到农村工作,采用“下放”政策,在城市与农村发展上,具有强烈的“反城市,亲农村”的意识,即有“农村偏向”。
城市偏向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实施的一系列具体政策,如限制城市人口、实行粮油供给制等,来保证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顺利进行,并非是“反城市情结”的,而是更具有城市偏向的。
A.忽视了国情对城市化战略的影响B.丰富了城市与农村关系的理论
C.带有明显的政治偏见和经济敌意D.把握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向
3 . 20世纪20~3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悲观和失望情绪。但同一时期,苏联文学则生机勃勃,一大批优秀作家创作了许多歌颂现实的优秀作品。由此可见,两者(     
A.经济状况的巨大反差B.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
C.军事斗争的不同状况D.冷战对峙的攻守态势
2023-03-26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漕运是封建王朝通过水路(或附以陆路)向都城或其他指定地点大规模输送粮草的一种经济活动。根据王朝都城的位置变迁、漕粮主要来源地的变化以及运河网络的发展,可将中国古代漕运系统的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如下表所示

时期基本特征主要表现
先秦到西汉以长安为中心,以“关东之漕”为内容的漕运体系萌发以长安为中心,以黄河、渭河和漕渠为运,大规模从关东向关中漕运粮食物资,初步建立起全国范围的漕运体系
东汉到隋唐以洛阳为中心,以“关东之漕”向“江淮之漕”的转折为内容的漕运体系蓬勃发展大运河的开通,使南北贯通,一个以洛阳为中心的全国运河网络和漕运体系随之建立起来
两宋以汴京为中心,以“江淮之漕”为内容的漕运体系繁荣发展以汴京或临安为中心而建立起的漕运体系,形成一个严密而有效的供给系统,源源不断地将各地粮食物质输送到都城所在地,同时也将中国古代漕运发展推向巅峰时期
明清以北京为中心,以“江南之漕”为内容的漕运体系高度发展与终结阶段大运河的重新开通和海运航道的开辟使江南经济重心与北方政治中心联接在一起,最终确立了以北京为中心的新漕运体系

——摘编自王明德《论中国古代漕运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