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陆海交通的发展
(1)陆上交通的发展
项目时间概况
汽车1908年美国福特T型汽车诞生
新中国
成立后
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高速
公路
两次世
界大战
高速公路出现
1988年_____高速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
2020
年底
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超过15.5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
高铁1964年日本“_____”通车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2008年
以来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2)海上交通的发展
①航运技术:20世纪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大型船舶的制造等。
②海底隧道:1994年开通_____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
③中国造船业:1978年前,主要为_____服务。1982年,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
(3)综合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 (2019)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3.9万千米,比上年增长6.1%,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5万千米。全国铁路路网密度145.5千米/万平方千米, 增加9.5千米/万平方千米。

——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05月)


思考:根据材料一、二,与20世纪及以前的交通状况相比,21世纪以来陆上交通呈现出怎样的新变化?
①公共交通发展快,发送旅客量较大。
_____
_____
2022-09-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1交通与社会变迁-选必2-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交通与社会变迁
(1)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秦朝“车同轨”政策和道路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2)影响了城市的发展:_____的兴衰,郑州、纽约、曼彻斯特等地的崛起与繁荣。
(3)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
①古代的_____主要是为官方服务的。明朝出现了民间通信机构民信局。
②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
③1897年创办的大清_____,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④电报、电话也在晚清时传入中国。
2022-09-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1交通与社会变迁-选必2-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3 . 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1)中国古代对海洋的探索
①西汉时期,已经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
②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
③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亚非两大洲。
④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
(2)西方对海洋的探索
①古代: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_____首次横渡地中海。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
②近代:欧洲新航路开辟
a.时间:15世纪末16世纪初。
b.表现:_____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_____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c.意义:让全球海路大通,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3)两条运河的开通
①苏伊士运河:1869年开通,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②巴拿马运河:1914年通航,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
2022-09-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1交通与社会变迁-选必2-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4 . 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1)陆路交通
①产生:人类转向定居生活以后,以_____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依赖的仍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
②古代的陆路交通
国别陆路交通
罗马帝国把罗马和各_____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秦朝修筑的_____、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汉朝_____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唐代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元朝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_____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2)水路交通
①中国古代的运河
春秋时期已有运河
秦朝秦始皇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_____,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隋朝大运河以_____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
元朝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 800千米,为世界之最

②法国:17世纪开通的_____运河开辟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目前仍在通航。
③荷兰:17世纪_____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3)综合认识:

材料 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 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 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时空大挪移的主要因素。
_____;②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峙;③经济重心南移;④技术的进步(造船和指南针);⑤统治者的对外开放政策;⑥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2022-09-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1交通与社会变迁-选必2-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5 . 西医传播
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
鸦片战争后迅速传播①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
②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等被引入中国
③西医院校建立,把教学、科研与____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大量西医人才
④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借鉴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

2022-09-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2医疗与公共卫生-选必2-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6 . 背景:
(1)近代以来,西医以____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取得很大成就。
(2)17世纪,英国威廉·哈维著成《____》,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
(3)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手工磨制的显微镜,对____进行了细致观察。
(4)19世纪,创立了实验药理学。
2022-09-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2医疗与公共卫生-选必2-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总结临床经验,使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2)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与中医院校,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高潮。
(3)不断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____
(4)____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分离出青蒿素。
(5)21世纪以来,中医药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2022-09-2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2医疗与公共卫生-选必2-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8 . 唐朝
(1)孙思邈:著成《____》,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2)《____》: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2022-09-25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课时42医疗与公共卫生-选必2-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9 . 东汉晚期
(1)华佗:创制“____”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戏”。
(2)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____》,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2022-09-25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课时42医疗与公共卫生-选必2-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10 . 战国至西汉间:《____》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大量的医家经验,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
2022-09-25更新 | 21次组卷 | 2卷引用:课时42医疗与公共卫生-选必2-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