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观察并分析材料中的两幅城市平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城和长安城布局的异同。
2024-02-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阿里阿纳·波利阿纳住宅,属于格纳埃乌斯·阿雷乌斯·尼基迪乌斯·梅乌斯所有。从71日起,店铺及其附带的前廊、楼上的公寓和宽敞的居室将被出租。打算承租的人可与格纳埃乌斯·阿雷乌斯·尼基迪乌斯·梅乌斯的奴隶普里姆斯商约。

——摘编自《拉丁铭文集》收录的罗马时代写在公寓墙上的广告


从上述史料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2024-02-1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周代的城市,按照奴隶制的等级尊卑制度和宗法礼教思想,对各级城市的面积大小、道路配置以及城市中行政、经济等功能分区,均有严格的规划。《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摘编自何一民《中国城市史》


上述史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早期城市的哪些特点?
2024-02-1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西安半坡遗址古村落,其房屋建筑早期是半地穴式,到了原始社会晚期,才在地面砌墙,并用木柱支撑屋顶,这种直立的墙体及带有倾斜的屋面,成为后来我国传统房屋建筑的基本模式。

——《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


这些村落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4-02-1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1883年,德国制定了《医疗保险法》,标志着德国法定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德国的医疗保险现已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在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是由法定医疗保险、私人保险以及法定护理保险组成。法定医疗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其覆盖面达全国人口的90%以上。1925年,私人医疗保险开始迅速发展,主要投保对象是没有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群。同时,德国政府注重“有管理的竞争”的理念,这样患者就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据统计,德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2.7岁,女性为79岁。但是,社会福利立法却对长时间在私人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岁数比较大的群体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以增加他们转为法定医疗保险的难度。这些现象的存在就表现出对互助原则的损害。

——摘编自陈成武《德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改革探索》

史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建立在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合作化医疗成为农村医疗体制化的显著特点。截止到1956年,全国农村的集体医疗保健站发展到1万个,就业医务人员约10万人。经过努力,我国农村长期“缺医少药”的情况得到初步改观。

——摘编自曹普《新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史》

史料三   改革开放后,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力度,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增强,同时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医疗服务人才。在科技上,国家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医学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德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医疗体制的变化,并指出其产生的影响。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形成的因素。
2024-02-1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牛痘、鼠疫、霍乱等疫苗的接种运动。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行计划免疫,使得绝大多数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迮文远编著《计划免疫学》


计划免疫有什么作用?
2024-02-10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使欧洲、亚洲、非洲、美洲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并且带动了西欧的崛起与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和扩张,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和扩张拓展了世界市场的规模,改变了世界市场中亚洲(尤其是中国)占主导的格局。

——摘编自许伟、薛权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史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唯物史观】
(2)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请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论证这一观点。
2024-02-1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发明家开创了在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研究。伴随着家用电冰箱和冰柜的普及,现代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新世纪开始之际,因特网使用者几乎半数在美国,英语则成为其统治语言。欧洲和亚洲都有人担心,因特网显示出世界不仅向全球化、也朝美国化迈进了一大步……但是与此同时,在那些有机会、有办法接触计算机新技术的国家和不能接触新技术的国家之间,划开了一条鸿沟。一种“数码分隔”出现在各国国内和全世界的富国与穷国之间。

——摘编自【美】帕尔默著,何兆武等译《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所述的技术突破,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2)依据材料二、说明信息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影响。
2024-02-1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总的来说,智能化已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都有体现,深深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未来技术发展会因为智能化而使人们的生活产生更大的改变,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智能设备、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都预示着智能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近,今后必然还会出现很多智能化的生活设备。

史料二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根据史料二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2024-02-1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18世纪中叶,英国农业革命开始大张旗鼓地推进。随着人口的增长,实行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变得更加有利可图。由此,中小地主开始呼吁政府和议会支持领主圈地,议会以立法形式颁布了一系列的圈地法案。圈地运动促进了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与此相对应,资本主义农场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高土地的收益,英国涌现出一大批农业改革家,如汤森德勋爵推广了四圃轮作制;苏格兰人安德鲁·米克尔发明了一款可以使用多种动力的脱粒机,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琼斯所指出的:在18世纪的英国,“如果没有农业变革,没有农业产出增长,工业化与经济发展便不可能实现”。

——摘编自刘金源《农业革命与18世纪英国经济转型》

史料二   中国终于在19802010年经历了其现代化(即带有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提高)的农业革命。把其与不同类型的农业革命相比,为我们说明的是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摘编自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980—2010)——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野》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农业革命的表现和发生的原因。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农业革命“是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2024-02-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