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客家民居建筑是体察客家文化特质的重要视角之一。福建土楼是一种极具客家民系风格和山居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历史上客家迁移及动因

迁移时间迁移动因迁出地域迁入地域
317—879年中原旧地江淮流域
8801126年黄巢起义皖、豫、鄂、赣等皖南、赣东南、闽西南、粤东北
1127—1644年宋高宗南渡金人、蒙古人南下入主中原闽西、赣南粤东北
1645—1867年满人南下入主中原闽西南、赣南、粤东北粤中部及滨海地区与川、桂、湘及台湾
1867年以后太平天国起义粤东北及中部等广东南路与海南岛、川、桂、南亚等地

——根据罗香林《客家源流考》整理

材料二   2   福建土楼的一些相关研究与描述

相关研究与描述出处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总数达30000多座。土楼分布尤为集中的闽西南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盗匪四起。土楼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按一定比例将未经烧焙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用夹墙板夯筑而成,是一种自成体系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吴海波《福建土楼,客家传奇》
土楼房间的规格大小一致。土楼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楼内均有天井,可储半年以上粮食。建方楼时在楼角基石刻上泰山石敢当字样,或在楼角钉上绘有八卦、写上字符的木板,用以避邪。据说圆楼无角煞气能滑走,故清代以后的土楼多为圆楼。大多数土楼的命名也寓意隽永、意味深长,或以方位命名,或以主人名字命名,或为纪念先祖定名。
明万历以后,闽西广种烟草,所产条丝烟因质地精良而销路日广,以致人称烟魁而作贡品。客家人广设烟行,普通烟农也有受益。居民收入普遍增长,士大夫日益增多,大兴土木,土楼建筑进入鼎盛期。特别是商贾富户、达官显贵,出于防卫、聚族而居、追慕高贵豪华气派等需要,建造庞大的土楼,并冠以大夫第”“中书第”“太史第等称号谢莉《福建土楼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研究》
客家先民对土楼选址十分讲究。永定民间有南田北屋之说,把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作为最之地土楼内一般都挖有两眼水井,且呈东西或南北对称,象征日月或影射太极图中阴阳鱼的眼睛余德辉《福建永定土楼:世界民居奇葩》
在永定,每座土楼几乎都有私塾或学堂,都有意味深长、工整对仗的楹联,有些土楼还有众多名人题刻。楹联如振纲立纪,成德达材”“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必太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重法人伦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表3空白处的迁移动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客家民系形成过程呈现出的显著特点。
(2)提取表1、表2中的相关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福建土楼民居模式的发展演变是一部社会变迁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