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图是曲辕犁与直犁受力分析图。据此推断,曲辕犁的使用(       

   
A.改进了农业生产动力B.提高了农业耕作效益
C.推动了租佃关系发展D.加重了土地兼并现象
2024-01-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一部人类现代史,就是一部机器发展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奇妙的机械

1

水钟的这套圆环叫作浑天仪,其中的圆环分别代表太阳、月亮等在中国农历中的星宿,圆环的轨迹是星宿运行的轨迹。中国时钟是天文(星象)预测的重要工具,预测结果是皇帝和朝廷的决策依据。

—【英国】萨利·杜根、戴维·杜根《剧变:英国工业革命》

2

规律的钟声,给工人、商人带来了一种新的生活节律。钟楼钟声几乎成了城市存在的标志。

——【美国】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

3

原子钟一般运用在对时间精确度要求比较高的系统上,比如卫星导航系统、全世界的时间保持和授时服务(如北京时间)、电力系统、通信系统,甚至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尖端武器、航天系统、导弹与火箭的发射及跟踪,都离不开它。

——张照星、唐东《原子钟:计量时间的“千分尺”》

选择任意两则或以上材料,围绕“奇妙的机械”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能反映其历史关联的书名,如《奇妙的机械与经济发展》,并为该书写份简介。(要求:史实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注意不能用《奇妙的机械与经济发展》这一书名)
2024-01-23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一)历史试题
3 . 印加人通过建造梯田(如下图)来战胜险恶的自然环境,结构坚固的梯田既可扩大耕地面积,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调节极端和急剧变化的温度。由此可知,印加人(     

A.科学技术十分发达B.农业生产因地制宜
C.严重破坏生态环境D.主要从事集体耕作
2023-07-18更新 | 37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宋应星(1587—?),通过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该书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下图为该书的一幅插图,该图可用于研究当时(       
A.畜牧业发展情况B.农业灌溉工具的进步
C.铁犁牛耕的普及D.水排对生产力的推动
2023-07-0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以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唐代江南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改进前人的发明,创造出了曲辕犁(如下图)。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如下观点,以下最符合史实的是 (          
A.曲辕犁的构件更加复杂,难以操控
B.犁辕呈曲线轻便省力,结构均衡稳定,具有技术美学价值
C.曲辕犁拉力下降,耕牛更加吃力
D.标志耕犁完善,具有现代化的特点
6 . 下图为汉代画像砖,其记载了汉代农业的发展情况。该图说明(     
A.农村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
B.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制度
C.当时从集体劳作过渡到个体劳作
D.汉代已经出现了铁犁牛耕技术
2022-12-04更新 | 479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广东专用)02
7 . 如图所示是汉代画像石《盐井》拓片,图中的人们正在烧柴煮盐。成书于东晋的《华阳国志》则记载了汉代四川使用天然气煮盐的“火井”。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画像石作为一手史料比《华阳国志》更为可信
B.画像石属于艺术作品史料价值不如《华阳国志》
C.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补充可丰富历史认知
D.现有的史料难以支持汉代四川盐井问题的研究
8 . 敦煌地区的石窟壁画中有大大小小的农作图70余幅,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莫高窟盛唐第445窟中的曲辕犁(图)。它作为当时最先进的耕犁犹如昙花一现,只在壁画中出现了一次。此壁画(     
A.能证明曲辕犁传到敦煌地区并且得到广泛使用
B.说明曲辕犁的使用可能受当地生产条件的制约
C.不能说明唐代敦煌地区已在生产中使用曲辕犁
D.不能说明唐代敦煌地区农业生产技术上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画像石被誉为雕刻在石头上的“绣像汉代史”。下面两幅“牛耕图”意蕴生动,儿童呆萌可爱,让人心生爱怜。由此推断,汉代(  )
A.人物画成为绘画的主流B.注重劳动技能习得
C.农耕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1、图2分别为东汉水排和唐代筒车。它们的发明反映了中国古代

                                          图1                                                         图2
A.农业技术不断提高B.生产动力有所改进
C.水力工程趋向完善D.经营方式突破传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