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是汉代画像石《盐井》拓片,图中的人们正在烧柴煮盐。成书于东晋的《华阳国志》则记载了汉代四川使用天然气煮盐的“火井”。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画像石作为一手史料比《华阳国志》更为可信
B.画像石属于艺术作品史料价值不如《华阳国志》
C.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补充可丰富历史认知
D.现有的史料难以支持汉代四川盐井问题的研究
2023-07-31更新 | 15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是战国以来人均粮食占有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图。能够解释宋朝以来变化的是(     
A.政治腐败和贫富分化B.全国耕地面积的减少
C.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D.全国人口的快速增长
3 . 小明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了如下资料,该资料可以用来佐证我国古代(     
制作材料由骨、竹、石、蚌到青铜、铁等金属材料
制作方法由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
牵引动力主要由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
农具种类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包括耕作、灌溉工具等
A.机器生产改变人们生活方式B.高产作物促进人口规模增长
C.工具改善影响农业生产效率D.种植规模推动农业世界领先
4 . 唐朝政府鼓励养牛,规定牛繁殖超过三头,奖励绢一匹,同时还制订了养牛的饲料标准,通过学校教育方式传授治疗牛病的技术,建立牛市促进牛的市场交易。这些举措有利于(     
A.提升养牛业商业化水平B.加速经济重心向南转移
C.促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D.推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5 . 202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宁夏银川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发掘出了结构完整的古代制瓷作坊、精细白瓷和各类窑具。发掘者认为该窑在承袭北方传统窑业技术精华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南方景德镇湖田窑等窑先进的窑业技术和审美趣向,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窑业类型-贺兰窑。填补了我国西北地区烧造精细白瓷的空白,折射出两宋时期南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场景。据此可知,贺兰窑(     
A.体现了宋金之间频繁的经济往来B.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见证
C.证实了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存在D.是北方少数民族南迁的结果
6 . 嘉峪关魏晋墓中有大量反映农耕业和畜牧业题材的壁画。如图是6号墓《犁地》壁画,一人一牛一犁,画面中农夫一手攥着缰绳紧握犁把,一手举鞭,耕牛前曲后躬,力度感强烈,生活气息浓厚。对此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A.得益于南北民族交融的推动B.再现了西域民众生活安定的时代风貌
C.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见证了精耕细作下自耕农经济的盛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为东汉田庄画像石拓片。拓片图案分三层:上层为山间猎鹿,一人正弯弓射鹿;中层为兵器林立,两侧各有一妇女操作织机;下层为完整的酿酒过程,周围散养猪狗鸡鹅等家禽家畜。此画像石拓片图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时期(     
A.小农生产比较普遍B.农业与手工业相分离
C.豪强地主势力强大D.渔猎与农耕已经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晋书·傅玄传》谈到曹魏政府对土地的管理,是以“不务多其顷亩,而务修其功力”为原则,并对晋初“耕夫务多种而耕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的情况提出批评,当时北方亦有“顷不比亩善"的农谚。这表明当时(     
A.农业经营模式发生改变B.精耕细作农业备受重视
C.重农抑商政策得到贯彻D.传统经济政策得以实施
9 . 《公羊传》记载,“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司空谨别田之善恶,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二岁一垦,下田三岁一垦……三年一换土易居”。这一做法(     
A.促进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B.不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体现了土地经营的公平性D.降低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0 . 先秦时期,“深耕”一词就已经出现:如《孟子》中的“深耕易耨(除草)”、《庄子》中的“深其耕而熟耰(平整土地)之”等。这表明当时(       
A.牛耕技术不断发展B.精耕细作的理念已经出现
C.重农思想成为共识D.农业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