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据下表内容可以推断,战国时期(     
文明遗址出土实物(部分)
河南辉县战国魏墓铁农具58件,有犁铧、鏳、锄、雨、镰、斧等
河北兴隆县燕国冶铁手工业遗址铁范87件,有铁锣铸范、铁锄铸范、铁镰铸范等
广西武鸣马头安等秧山战国墓群铁香1件
A.铁器牛耕技术普及全国B.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C.政府提倡革新生产工具D.劳作方式转变成为可能
2 . 据考古资料显示,汉朝的铁农具主要有犁、耧车、镘、铲、镭、锄、镰、耙等,且每一种农具又 因大小和形制分为不同的式样,如犁就有重型犁和小型犁,犁铧的角度也有很大不同,适合不同地形和土质使用。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汉朝(     
A.青铜农具已经退出历史舞台B.铁犁牛耕开始在生产中应用
C.铁制农具标准化生产得到推广D.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一定提高
2023-01-16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3 . 山东莱芜出土了西汉初期的二十四件铸造农具的铁范,铁范之内有“李”“汜”“山”等文字标志。经学者研究,其中的李、汜、山是姓氏。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西汉初期(     
A.冶铁业中心在北方B.冶铁技术相当普及
C.铁制农具普遍使用D.尚未实现盐铁官营
4 . 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种类增多。就起土农具而言,有锄、插、镬、铲、犁等;收割农具主要是镰刀;斧、锛等手工工具与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关系,如用于垦荒时砍伐树木。这体现出秦汉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流生产方式B.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
C.政府高度重视生产工具革新D.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5 . 郭宝钧在《中国青铜器时代》中提到:商周的青铜冶炼业很发达,制造水平很高,为什么青铜农具数量很少呢……铜器在古代是贵重的“美金”是原因之一且是重要原因。这反映了商周青铜农具数量少的直接原因是
A.青铜器制作技术不成熟B.青铜器相对比较昂贵
C.铜矿比较少且开采困难D.铁农具已经开始推广
2022-05-12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莒南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
A.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文明之初性别分工形成D.集体劳作正在瓦解
2022-03-22更新 | 2098次组卷 | 4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份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前59年王褒到(四川)湔山时写下了《僮约》,描述了田庄经济的场景:“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绵亭卖席;贩于小市;往来市聚”。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模式专门性B.田庄丰富的商业活动
C.自然经济封闭性D.辞赋夸张无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摘编自汉代文献中关于蔬菜种植的记载。
记载出处
种瓠(葫芦)时,既生长二尺余,便总聚十茎一处,以布缠之五寸许,复用泥泥之。数日,便合为一茎。留强者,余悉掐去
《氾胜之书》
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汉书》
三月“可种瓜”“封生姜”“别小葱”……六月“可种芜菁、冬兰、小蒜”“别大葱”《四民月令》
A.蔬菜栽培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产业结构合理
C.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D.精耕细作水平较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中国历史上粮食生产状况统计表。据此可以推知
时期战国晚期西汉晚期唐朝宋朝清中期
粮田面积(亿亩)0.852.241.993.96.18
人口(亿)0.20.60.531.043.61
粮食亩产(公斤/亩)108132167154.5183.5
人均占粮(公斤)460.5496.5628579.5314
A.重农抑商政策得到落实B.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发展
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D.人地矛盾得到缓解
10 . 下图所示是陕西绥德延家岔出土的一幅汉代画像砖,描绘了一个农夫手持短镰,其前有七棵谷穗下垂的谷子,农夫准备持镰收割成熟的谷子。据此可知,当时
A.关中地区率先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大地主田庄上的劳作状态
C.土地私有制开始取代土地国有制D.自然经济下农业丰收情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