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史书记载,秦朝百姓借用铁制工具,因破旧不堪使用而损坏的,以文书上报损耗,官府收下原物而不令赔偿……秦朝定期进行耕牛选秀,牛养得好的人会得到奖励,养得不好的会受到批评教育或被刑罚处置。由此可见,秦朝(     
A.律法制度的宽容B.注重保障农业生产
C.以文书治理百姓D.基层治理效果较好
2 . 河西走廊地区发现了数千座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墓,图1和图2是这些壁画墓中出土的两幅壁画。两幅图可用于说明当时(     

      

图1   撒种耕地图                                                图2   打麦场
A.庄园式劳作的出现B.铁犁牛耕全国普及
C.农业生产水平较高D.稻麦复种得以推广
3 . 《汉书·食货志》记载: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人于邑。所以顺阴阳,备寇贼,习礼文也。春将出民,里青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冬,民既人,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这一记载可作证(     
A.传统农耕的劳作方式B.铁犁牛耕得到普及
C.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D.多种经营方式兴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辽西、辽北和辽东地区的辽代城址、窖藏和墓葬中发现铁制的农具,其形制与中原同类的器物完全相同。在昌图县、皂新县和北镇市等地,先后发现了侧面内部带有契丹文印记用来铸造铁犁的铜范。这些考古发现可用来佐证辽代(     
A.契丹民族已经完成了封建化B.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广泛
C.辽宁地区已具精耕细作色彩D.经济模式与中原地区一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内容是宋朝皇帝(部分)颁发的一些关于植树的诏令。宋朝统治者此举意在(        
   诏令内容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课民种树,定民籍为五等,第一等种杂树百,每等减二
十为差,桑枣半之……佐春秋巡视,书其数”
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令诸路州府各据本县所管人户,分为等第,依元(原)定桑枣株数,依时栽种……如将来增添桑土,所纳税课并依元(原)额,更不增加”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民种桑柘,毋得增赋……令民即其地植桑榆或所宜木官计
其活茂多寡,得差减在户租数,活不及数者罚,责之补种”
A.维护小农经济稳定B.增强官民重农意识
C.减轻农民赋税负担D.改善乡民生活环境
6 . 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汉明帝针对丧葬“竟为奢靡”及“田荒不耕,游食者众”等问题,诏皆予以禁止。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破产B.主流思想的地位受到挑战
C.休养生息政策已无法推行D.传统重农思想得到了重申
7 . 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种类增多。就起土农具而言,有锄、插、镬、铲、犁等;收割农具主要是镰刀;斧、锛等手工工具与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关系,如用于垦荒时砍伐树木。这体现出秦汉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流生产方式B.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
C.政府高度重视生产工具革新D.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
A.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文明之初性别分工形成D.集体劳作正在瓦解
2022-03-22更新 | 2082次组卷 | 46卷引用:辽宁省协作体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齐民要术》中有多处关于汉代犁耕的记述,关中地区以轻便无床的耧犁为典型,作条、下种、覆土一次完成,一牛一人,日种一顷;而同期辽东地区的“辽东犁”,属大型有床铧犁,“耕者且深,耨者熟耘”,“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A.两地的经济交流少B.两地的自然差异大
C.两地经济类型不同D.犁耕技术推广艰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