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国际运河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变迁密不可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巴拿马运河的变迁

时间事件
16世纪西班牙国王下令进行运河开凿的测量,受限于技术条件和拉美独立运动的开展,运河开凿没有进展。
1879法国全面负责运河开凿,因流行病发生及财政困难,挖凿工程于1889年停顿。
1901美国获得开凿、经营和管理运河的特权。随后,美国与巴拿马签订条约,规定巴拿马不得在运河区执行国家主权,由美国任命总督,施行美国法律并驻军。
1914运河正式通航,沟通了两大洋。
1963迫于巴拿马群众要求恢复运河主权的斗争,美国同巴拿马政府达成协议,同意在运河区同时悬挂两国国旗。
1964美国撕毁协议,连续几天单独升美国国旗,引发了巴拿马反美爱国风暴。
1977巴拿马与美国签订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的新约。
1999巴拿马于1231日正式收回对运河行使主权。

材料二



1956年埃及时政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

注:漫画中一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以“国际交流”的名义通过苏伊士运河,而埃及总统纳赛尔高举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旗子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船栏住。纳赛尔后面坐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

——选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巴拿马运河的变迁”,概括一条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或趋势,并予以简要说明。
(2)提取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信息,并说明时政类漫画的史料价值。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某种意义上,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可称为“白银世纪”。17世纪末以后,葡萄牙在其属地巴西开始大量开采黄金,英国抓住了机遇,与葡萄牙政府签订了《梅修因条约》,葡萄牙向英国出口葡萄酒,英则向葡及其殖民地出口制造业商品,此后两国又签订一系列补充条约。但是,葡对英的贸易总是呈现逆差,为了平衡贸易赤字,葡动用从巴西运回的黄金,把它们不断地送到英商手中,于是巴西黄金经过葡萄牙这个漏斗,大量地流入英国国库。“1700年从巴西流入葡萄牙的黄金为35万英镑,1760年时已高达220万英镑……从18世纪30年代起,葡属巴西的所有黄金、钻石的收入中用来贴补葡与英之间贸易赤字的价值数额在100万至200万英镑之间”。

有人估计,18世纪巴西出产的1000多吨黄金中,有90%被运至葡萄牙,其中有60%,即500多吨又被运至英国。大量黄金被运至英国,为英国货币稳定、金融信贷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保证。18世纪,英国成为西欧黄金中心区,西欧商人资本,特别是荷兰商人资本,在荷兰丧失经济优势后,以购买英国国债的形式大量流入英国。1737年,荷兰人拥有1000万英镑的英国国债,相当于英国全部国债的1/51762年,荷兰人拥有1/4的英国国债,高达1200万英镑。

——摘编自罗翠芳《1618世纪商人资本在西欧国际流动的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商人资本在西欧国际流动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英国货币稳定的有利条件。
2024-03-26更新 | 179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湖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