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6、17世纪法国多次颁布禁奢令,先是禁止所有人穿着金银丝锦缎、刺绣和丝绒,又禁止在服装中使用金银,最后禁止穿着来自外国的织物、丝质花边等。这反映了法国(     
A.注重资本的原始积累B.限制贵族势力的发展
C.深受禁欲主义的影响D.采取抑制商业的政策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路开通后,西方人在丝绸贸易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旧有的丝路外,更新了若干新卖区。在亚洲方向,葡萄牙人自1557年占领澳门后,便操纵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蚕丝贸易将近一个世纪;在美洲方向,西班牙殖民者扮演了重要角色。1565年,圣巴布洛号"从宿务驶往墨西哥,标志历时250年之久的“大帆船贸易”启航,此洲际贸易是以马尼拉为转运站,西连美洲、东接中国,并延伸及欧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国际商道。由于美洲和欧洲市场的需求,中国丝品脱颖而出,与美洲白银一并成为转运货物的最大宗,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演出了一幕丝绸流向世界,白银流向中国的货物对流的大剧,被学者称为“丝银之路”。

材料二   纺织是最早实现全球化的制造业,除了中国棉业的兴起外,棉花的普及可谓世界性,既有南亚次大陆古老棉区的断发,又有加勒比海和北非棉区的崛起,再有美利坚“棉花王国”的诞生。18世纪初,英国的原棉进口量不足500吨,到1800年突破25000吨,再到1860年,超过50万吨。这就造成了棉丝地位的互换,棉花的份额居重,丝绸的地位下降。在前工业革命时代,因为经济的不发达和交通工具的低劣,能够进入国际贸易的商品很少,而那些主打产品总能因此对贸易国发生重大影响。如果说,主要供达官贵人享用的丝绸是古代国际贸易的产品,而供普通大众消费的茶叶和棉花则是近代国际贸易的产品。棉花对丝绸的易代,也因此具有了历史转型的标志意又和符号象征。

——以上均摘编自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银之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国际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3-05-12更新 | 280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钱庄在中国早已有之,主营兑换货币,资金和规模都有限。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钱庄经营快速发展,存放款业务激增,时人资产充盈者,知其利益稳定丰厚,纷纷合股开办钱庄。这反映出(     
A.传统商业资本的转型B.列强侵华的破坏性
C.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D.市民阶层的趋利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81年,世界银行推出了有关南非洲发展的《伯格报告》。该报告认为在引发南非洲经济困难方面,信贷、汇率等内在的政策性因素比环境恶化、人口膨胀以及“恶化的国际环境”所起的作用更大。据此可知,该报告建议南非洲国家(     
A.提高政府民主化水平B.强化市场调节功能
C.改善冷战对抗的局面D.加大对物价的指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