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8 道试题
1 . 雅典帕提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神殿,也是为了纪念希腊人战胜波斯人而建的。该建筑强调了稳定与均衡,左右两翼对称,完全是按人类肢体来设计。整个神庙尺度合宜,饱满挺拔,各部分比例匀称,风格开朗,并有大量的精美雕刻相衬托。据此可知,该建筑(     

A.表明雅典强调个人权力B.折射出希腊城邦之间战争频繁
C.体现出明显的人文精神D.凸显出民主政治具有稳定根基
2 . 战国秦汉时期的村落继承聚族而居的传统,比邻而居,守望相助。但该时期一些农民开始摆脱传统村落的藩篱,另辟居处,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散村。农民外迁(     
A.说明乡里制度开始动摇B.印证郡县制在全国的推广
C.表明血缘关系逐渐松弛D.体现庄园式劳作方式普及
3 . 隋唐长安城采用了宫城、皇城、郭城三城层层相套的建制。其中,宫城是皇帝的居所和处理政务之地,皇城是百官衙署所在地,郭城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贸易区。这种建制(       
A.彰显了天人合一观念B.利于各族居民的交融
C.与汉长安城一脉相承D.带有严格的礼制要求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物神,后来社稷逐渐成为国家的代称。社稷坛一般位于王宫右侧,宗庙位于王宫左侧。明朝建立的社稷坛位于现在北京中山公园内。下列对社稷坛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反映以农为本文化特征   ②体现了祖先崇拜的信仰
③符合城市营建对称布局   ④最早出现在明代北京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代中叶以后江浙地区大量市镇兴起,有作为手工业中心的手工业市镇;作为商业、服务业中心的商业市镇;作为交通线上重要环节的交通市镇等。这些市镇的兴起(     
①反映了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②得益于政府大力支持工商业发展的政策
③是社会分工扩大化的表现
④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大联考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人的城市规划以市场为中心,几何形状为轮廓,内部街道呈网格状分布的基本布局已然成型。在此背景下,棋盘式的城市布局在雅典的推广下日臻完善,在希腊化时期得到广泛传播,最终形成了欧洲现代城市的基本要素。

——摘编自刘峰《建构理想国: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与城市规划的兴起和发展》等

材料二   伦敦在19世纪后半叶集中了1/6的人口,城市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片工业区、仓库码头区、工人居住区,城市的公共区域和公共建筑被大量挤压,布局越发混乱。进入二十世纪后,伦敦当局在周边规划一些卫星城市,并用铁路将它们与伦敦联系起来,从而迁出了一些人口与产业。与此同时,钢铁的产量大增,钢铁构件大量用于建筑,电梯的速度也大大提高,城市往立体方向发展,提高了土地的单位人口容积率,也为公共区域的建设腾出了一些空间。

——摘编自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城市规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伦敦城市布局混乱的主要原因,并总结伦敦后来改善这种混乱局面的举措。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大湾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朝前期,长江流域出现了两大工商业中心:苏州和汉口。苏州有芜湖、扬州、南京、杭州等城市与之竞争,而西部却存在汉口一家独大局面,出现“虽欲不雄天下,不可得也”局面。这表明清代汉口(       
A.城市工商业全国领先B.战略地位优于苏州
C.有独特区位商业优势D.封建经济开始瓦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依据社会学的说法,认为城市是个巨大的居住密集的聚落,强调城市永远是个“市场聚落”,它拥有一个市场,构成聚落的经济中心。城外的居民及市民——基于既存的专业生产的基础——以交易的方式取得所需要的工业新产品或商品。城市是两种类型:庄宅与市场。他还区分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城市(城市是一个“市场聚落”)、政治和行政意义上的城市(城市是个要塞或镇戍),以及要塞和市场合一的城市。他认为城市共同体具有较强的工商业性格,要具有下列特征:防御设施;市场;自己的法庭以及——至少部分的——自己的法律;团体的性格及与此相关的特性;至少得有部分的自律性与自主性,这点包括官方的行政,在其任命下,市民得以以某种形式参与市政。他认为中国城市缺乏这样一个“共同体”,由此推论出中国古代是没有城市的。

——摘编自陈伟《城市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马克斯·韦伯的城市观论析》

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斯·韦伯的城市观,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加以评述。(要求: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史实运用准确,观点明确)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是建于明清时期赣南某一客家围屋平面示意图。围屋集家、祠、堡、晒场于一体,建筑左右对称。祖厅是供奉祖先灵位、祭祖、婚庆丧礼的神圣场所,一般设置在围屋的核心位置。这一布局体现了(     

A.聚族而居的向心性B.农耕经济的封闭性
C.宗法制度的传承性D.兵农合一的防御性
2024·全国·模拟预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西方在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上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这是比较研究中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欧洲在古希腊和西罗马时期实行城邦制,城市化率很高,在日耳曼人入侵后,大小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庄园制度成主流,城市化率持续下滑。到14世纪中叶以前,西欧有四个“巨型城市”——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和热那亚,但没有一个城市的人口超过10万人。而中国,从西周到宋元,城市化水平长期处于上升的状态中。据研究,战国时的城市化率就达到了15.9%,西汉时为17.5%,唐时为20.8%,南宋时为22.0%,到明清时期城市化率才有所下降。中华早期文明的发达与人口大量聚集于城市有关。到了唐朝,城市管理的水平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在工业革命前,英国经济最发达和人口密集的地区,是以伦敦为中心的农业发达的东南地区;工业革命后,煤铁蕴藏丰富的西北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中心。农村大批人口开始向工业地区大迁移。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原来是个偏僻小镇,1700年人口有1万人,1773年是3万人,1821年是18.7万人,1841年增加到35.3万人。其他工业城市也出现了人口密集的现象。到了19世纪40年代,大批失地的农民从农村涌进城市,城乡破产的手工业者也纷纷加入城市雇佣劳动后备军的队伍。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1851年几乎各占一半;到1871年,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在新兴的工业城市里,按当时人的说法,总是人口密集,河水发臭,空气浑浊。城市中的劳动后备军,有时因为最不人道的强制劳动而累死,有时又因为失业贫穷而饿死。

——摘编自林举岱《英国工业革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西方城市化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7日内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