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棚户区作为上海平民的栖身立命之地,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严重困扰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为稳定秩序巩固统治,192810月,上海市政府组建了“筹建平民住所委员会”,着手勘定建筑地点,开始兴建第一平民住所。此后,市政府向市银行借贷兴建了第二及第三平民住所,为不少平民提供了较好的可供居住的场所。1935年,市政府成立平民福利事业管理委员会,并向沪西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借贷,开始营建平民村,进一步推动了上海住房救助事业的发展,但财政的窘困决定了市政府无法满足广大底层民众的居住需求。

——摘编自刘荣臻《近代上海平民住房救助与社区治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提出“必须有计划地建筑新房,修理旧房,满足人民需要”的指示,住房重建计划被上海市政府提上议事日程。从1951年起,在借鉴以往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先后建成曹杨新村、控江新村等几十个工人住宅区,并配套建设诊疗所、公共厕所和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一五”期间住宅建设合计总投资额为1.54亿元,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与此同时,“自建公助”等住宅建设形式也大量出现。这些新建住宅不再集中在市中心,而是从市区向外辐射,星星点点分布在市区周围。此外,修理的老公房因价格较低,也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从而基本满足了职工及家属的住房需求。

——摘编自师吉金《新中国城乡居住条件的初始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上海市政府解决平民住房问题的措施及效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民居住条件改善的特点及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近代以来城市居民居住条件改善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英国新城运动是英国在20世纪对城市进行重建、修复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新城”的定义为:一种城市规划的形式,是在大城市之外,形成的新的、相对独立的社区,以重新设置住宅、安置人口,设立医院和产业,设置商业、文化以及休憩中心。据此可知,英国(       
A.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B.克服了城市化的痼疾
C.引领新型城市化道路D.反思传统城市化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0年,丹麦人鲍尔森在天津成立电话公司,1905年,清政府建成北京、天津、塘沽之间的复线电话线,同时购买了鲍尔森的电话公司,改为官办,聘丹麦人罗泰为工程师。材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A.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洋务运动B.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C.中国商业经营形式发生变革D.中国通讯事业受制于外国资本
2023-07-03更新 | 383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末检测模拟历史试题
4 . 1801-1850年,英国住房压力巨大。19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通过立法制定住房标准,并鼓励地产开发,通过市场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政府大力干预经济B.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C.重视建设福利国家D.城乡差别进一步拉大
2023-06-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国家或一个阶段,就城市化的发展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3-06-1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世纪初,英国近40%的家庭务农,约40%的家庭从事工商业;之后,在农业中就业的人口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都不断下降,到19世纪末大约仅占劳动力人数的10%。由此可知,此时期英国(     
A.城乡差距日益拉大B.农村经济在逐渐萧条
C.社会阶层分化明显D.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7 . 20世纪前半叶,中国有这么一种现象:乡村小学毕业生不再回到村落,县城中学毕业生不再回到乡镇,省会专科以上学生不再回到县城,大学生不再回到原籍的省份,学成归国的学生更是群聚在四五个大都市。这与科举时代的中国社会大不相同。这种现象反映了(     
A.列强文化侵略的历史必然B.近代化中的乡村教育落后
C.近代教育变革的弊端凸显D.近代城市与乡村社会断裂
8 . 欧洲从中世纪到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都涉及到城市的发展变化,而城市的发展反映出不同时代社会经济与人们观念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城市培育了很多新的经济理念。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活动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物品满足需要即可。而11世纪以来的城市的主体们(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新兴的市民阶层)逐渐形成了新的认识,他们认为即各种有用物品都可用货币标准来衡量,因此获取货币便成了获得更多物品的途径。在早期基督教价值观影响下,财富只被看成维持“生存”的手段,现世生活应奉行苦行主义。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财富被当作不断地逐利的意识并逐渐在人们头脑中扎根。同时,市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他们将所获财富部分地用于改善生活,大胆积极地消费,而这种享受生活的消费实践似乎并没有被上帝惩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后,这些新的经济理念也正是1516世纪以来欧洲实现社会转型的内在因素。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

材料二   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实现城市化仅用了不到80年的时间,城市化率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1851年的人口普查表明,英国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51%,而同期的法国是25.2%。事实上,英国城市化的速度之快,城市化率之高与其经济结构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压倒性优势,如雨后春笋般崛地而起的工厂需要大量劳动力,同时工业革命也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大批农民脱离土地,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在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受工业革命影响最大的制造业和采矿业城市发展速度最快,如曼彻斯特、伯明翰,而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更是起了先锋的作用,同时,英国的一些传统老城却因为与工业革命疏远而发展缓慢,甚至消失……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后,由于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英国对劳动力和科技人才的需求,外来移民逐渐增多,所以英国大城市吸收的大量的外来移民,如德国人、希腊人、瑞士人、法国人以及各国的犹太人,他们集中移民至大城市,尤其是伦敦。……但是工业革命推动新兴工业城市的出现和人口的大量聚集,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环境的急剧恶化。

——摘编自《英国19--20世纪城市发展演变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城市培育的新的经济理念。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9 . 1845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大批穷人)被引诱到大城市来……一切用来保持清洁的东西都被剥夺了,水也被剥夺了,因为自来水管只有出钱才能安装……城市人口本来就够稠密的了,而穷人还被迫更加拥挤地住在一起。”由此可知,当时的英国大城市(     
A.生态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B.民生行业存在着暴利
C.工业化水平居于领先地位D.易发生传染病大流行
10 . “大上海计划”是南京国民政府为打破上海公共租界与法租界垄断城市中心的局面而制定的计 划,1929年7月开始实施,将北邻新商港、南接租界、东近黄浦江,地势平坦的江湾一带(约7000亩合460公顷土地)划为市中心区域,建筑道路、市政府大楼和其他公共设施。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大上海计划”被迫停止。   “大上海计划”表明(     
A.近代中国城市化受列强侵略影响大B.生产力发展推动城市化发展
C.近代中国城市化空间布局不均衡D.近代中国城市化改善居民生活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