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陆交通的变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轨距指铁路两股钢轨顶部内侧之间的最短距离,是铁路工程技术标准之一。下表呈现的是晚清时期部分重要铁路的相关信息,造成轨距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名称

修筑时间(年)

路段

轨距(毫米)

中东铁路

1897—1903

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南至大连

1524

滇越铁路

1903—1910

昆明—河口

1000

安奉铁路

1904—1905

丹东—沈阳

762

津浦铁路

1908—1912

天津—南京

1485

A.近代中国铁路技术的落后B.不同地区地质条件的差异
C.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争夺D.铁路建设的困难程度不同
2024-05-0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800年,外来商品大约只有9%通过纽约港进入美国。随着1825年伊利运河的竣工,到1860年,这个比例已经跃升到了62%。1820年,波士顿的出口额还能和纽约比肩,后来便被纽约远远甩在身后,纽约一跃成为美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这表明(     
A.水上运输增强了城乡联系B.交通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C.交通便利平衡了区域经济D.美国对外贸易严重依赖水运
3 . 下图是《顺风相送》的内容要点,该书是明朝时一部航海科普类的手抄孤本书,在当时传抄较广。它反映出当时(     

A.扩展疆土的政治愿望B.传统科技承古萌新
C.对外政策的开明开放D.海洋意识潜滋暗长
2024-04-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历代均重视漕运。秦汉漕运集中于黄河流域,由东向西运往长安;唐宋漕运以扬州为主要枢纽,线路呈现出东南、西北向变动。这一变动源于(     
A.交通方式的变革B.赋税制度的变革
C.经济格局的变化D.政治中心的转移
2024-03-3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相关资料显示,辛亥革命时期,有铁路经过的县响应革命的概率会高于没有铁路经过的县,在加入革命团体的人数方面,前者也多于后者。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铁路建设(     
A.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B.增强了革命派的力量
C.降低了集体行动的成本D.加速了新思想的传播
6 . 下图是中国古代地图(局部),图中路线所展示的是(       

A.西汉的丝绸之路B.隋朝的运河交通C.唐朝的陆上道路D.元朝的贸易路线
7 . 秦汉时期已有成熟的快递网络,当时用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传递文书的机构多称“驿置”。秦始皇征服百越时开凿灵渠,方便军粮漕运。以上材料体现了古代物流(       
A.政府主导管理专业化B.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C.运粮和军需物资为主D.方式多样且水陆并用
8 . 有学者认为,自西向东的长江、黄河就是两道天然的屏障隔绝了南北,而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创造了南北方向的水利交通动脉。自此,统治者可以把整个中国国土真正完整地纳入自己的王权范围,宛如揣在自己的怀中。该学者旨在说明大运河(     
A.便利了南北交流B.保障了国家主权C.改善了自然环境D.加强了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旅居中国的外商回忆:“今年(1881年)比去年更加准时的宁波与上海之间的每日班轮,无疑尽了很大努力来提高贸易总值。这些轮船由于在每周对开的六个船班中都很准时,深得商人和经商的银行老板的信任。”这说明当时(     
A.轮船成为商贸运输主要工具B.航运业业务范围待拓宽
C.宁波对上海的经济依赖增强D.工商业者时间观念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世纪40年代,英国一个职业骑师在一个赛季里参赛次数是350次,行程大约是4270英里。到19世纪末,骑师参赛次数则达到800次,行程大约达到10770英里。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赛马装备的改进B.工人休闲娱乐时间增多
C.铁路运输的发展D.现代时间观念逐渐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