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新加坡医疗保健机构大多设有完善的国际病人联系服务部,满足病人从最初的询问、机场接机,到完成治疗回国之后的复诊。其中大部分医疗机构还为国际病人提供购物指导、退税等额外服务。这表明新加坡(     
A.联合各国政府发展卫生事业B.全球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得到强化
C.与多数国家开展国际医疗合作D.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比较完善
2 . 新中国成立初期,培养了一批不脱离生产的医务人员,他们半农半医,农民亲切称之为“赤脚医生”。农民有了小病小伤就由赤脚医生治疗,赤脚医生还负责组织除“四害”、做疫情报告、卫生宣传等工作。据此可知,赤脚医生(     
A.弥补了农村医疗资源的不足B.建立起现代医疗卫生体系
C.使乡村医疗的投入快速增加D.提高了基础医学研究水平
3 . 建国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     
A.卫生防疫系统的全面建立B.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
C.新中国政权获得民众认同D.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卫生防疫政策变迁过程

阶段代表性政策政策背景政策场所政策目标
第一阶段
19551977
《传染病管理办法》政治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卫生部传统病常规
第二阶段
1978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市场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卫生部、财政部等传统病常规防治为主
第三阶段
2003201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益服务党中央、国务院、卫生部(卫健委)、财政部、民政部、社会组织、媒体、企业、专家、公众等新型突发病应急防治为主
第四阶段
2016年至今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健康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卫健委、政协、财政部、民政部、外交部、社会组织、媒体、企业、专家、公众等新型突发病应急防治和传统病常规防治并重

——据武永超《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防疫政策变迁审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防疫政策变迁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我国卫生防疫政策变迁的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