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19世纪末,欧洲殖民者在非洲实施了种族隔离的公共卫生政策。甚至有的国家建立了医院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20世纪初,所有欧洲殖民大国都在其殖民地强制接种天花疫苗。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维持欧洲人殖民统治B.进一步瓜分非洲
C.提升非洲的医疗水平D.延续“黑奴贸易”
2023-04-26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发达国家纷纷建立起现代医疗卫生制度。其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即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福利型制度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型制度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制度模式。表3所示为这三种模式的特征比较。

模式类型
特征
国家福利型社会保险型市场主导型
筹资方式税收雇主、雇员共同缴费,政府酌情给予补贴投保人个人,或者雇员和雇主共同缴纳,或者完全由雇主缴纳
待遇水平国民享有较高的医疗服务根据保险缴纳水平确定根据保险产品的要求确定
保障项目疾病治疗、预防保健、护理康复等服务项目疾病治疗,部分国家也包括预防保健、护理康复等服务项目,疾病和生育津贴疾病治疗费用的补偿
政府责任承担完全责任承担部分责任承担监管责任

——摘编自张奎力《国外医疗卫生及其框架内的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任一角度或整体,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04-24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1952年12月31日,政务院发布《关于一九五三年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指示》。下图是1953年的爱国卫生运动宣传画。由此可见,当时(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增进健康保证国家建设的顺利进行
A.公共卫生问题彻底解决B.国家关注人民身体健康
C.医疗保障体系日臻完善D.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4 . 据统计,1700-1825年间,英国所建的医院或治疗所达154个之多,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也开始在全英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由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英国(       
A.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建立B.城市生活环境恶化
C.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完善D.医疗服务范围扩大
2023-03-20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系可概括为“2+6”体系,即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大基本医保制度横向覆盖为基础;以大额医疗费救助金、补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救助、医保扶贫六大医保制度政策纵向延伸为补充。这表明当今我国医疗保障体系(     
A.城乡统筹,保障极度B.覆盖全民,层次多元
C.市场支撑,权责清晰D.免费服务,兼顾公平
6 . 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部先后发布了《关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指示》《关于预防霍乱的指示》《关于防止流行性脑膜炎的指示》。“一五”时期,卫生部又先后颁发了《关于防疫站暂行办法》《食堂卫生管理暂行办法》《传染病管理办法》《饮用水水质标准》《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关于防治疟疾规划》。这些举措(       
A.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B.利于推动卫生防疫事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C.表明疫病防控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D.体现出民众普遍意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7 .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应通过何种途径加强自我保健,这在事实上放弃了“只有求助于医生或医疗机构才能得到健康”的传统认识。这表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反映了医疗技术的革命
C.改善了人们的健康状况D.削弱了医生的社会地位
8 . 19世纪,英国议会相继出台《1848年卫生法》《1855年疾病预防法》《1858年医疗法》《1875年公共卫生法》,并对居民供水、污物处理、医院管理、地方防疫等方面做出规定。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       
A.控制了疫情的爆发和扩散B.促进健康意识的普遍提升
C.体现政府重视疫病的研究D.有效推动防疫体系的建立
9 . 爱国卫生运动是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卫生领域的体现,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与我国当时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紧密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活动(部分)

时间共青团活动
1952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同时成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动了以反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制定了以“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
1955年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指示,各地委员会“应配合工业生产和国家经济建设,在农村应与春耕施肥、防止畜病等相结合,以改进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1966-1976年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两管五改”工作(管理饮水、管理粪便和改良水井、厕所、畜圈炉灶、环境)
1981年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起“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并明确爱国卫生运动要以搞好城乡清洁为主要任务。
1989年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改善城市卫生面貌,提高人民健康,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决定在全国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行动。此后,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城市符号成为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落脚点。

——摘编自王鑫《中国爱国卫生运动历史沿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史实,以“时代·使命”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仅1851年至1867年,柏林就有18000多人死于霍乱。自1871年柏林成为帝国首都后,政府开始建造地下排水系统。至1878年柏林已建成长达744公里的排水网管,具有排泄一天一夜大暴雨的能力。这一做法(     
A.阻断了城市发洪水现象B.提高了市民的卫生观念
C.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完成D.提供了城市规划的蓝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