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1998~2011年我国发布的医疗保障改革文件(部分)。由此可知,我国(       

时间

发布机构

文件名称

1998年

国务院

《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2003年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关于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

2007年

国务院

《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2011年

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

《关于做好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工作的通知》

A.医疗事业的主管机关不断更新B.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立
C.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率显著提升D.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成
2023-07-03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巩固卷31医疗与公共卫生-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2 . 1981年,安徽嘉山县马岗和石坝公社部分大队的赤脚医生与社员群众,自愿签订医疗预防承包合同,医生签订的合同越多,得的报酬也多。许多赤脚医生积极钻研业务技术,努力改善服务态度。上述改革(     
A.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激发了农村卫生事业的活力
C.满足合作社农民的医疗需求D.提升了城乡的医疗保障水平
2023-06-30更新 | 208次组卷 | 7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8 居住环境与交通、医疗的改善(6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考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1954年,政务院发布通知,要求政府机关人员“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工作时间中各抽出十分钟做工间操”。随后,国家体委也公布并推行了第一套少年广播体操和儿童广播体操,很快成为中小学生每日必做的早操和课间操。这表明(     
A.政府意在减少劳动和学习时间B.竞技体育精神深入社会各行业
C.民众逐渐接受了休闲娱乐观念D.政府高度重视增强民众的体质
2023-06-30更新 | 3600次组卷 | 26卷引用:考点巩固卷31医疗与公共卫生-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4 . 下图为1949~2021年《人民日报》关于乡村医生报道数量的统计。其中,1960~1976年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B.人民卫生健康意识的提高
C.政治运动对新闻领域的冲击D.国家医疗工作重点的调整
2023-06-22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巩固卷31医疗与公共卫生-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5 . 下表所示为1952年《人民日报》中有关报道的部分标题。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标题时间
《华北华东中南各地 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展开 拉萨市人民积极进
行夏季卫生工作》
7月5日
《全国人民的爱国卫生运动获得了巨大成绩》7月6日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继续深入开展 现已逐步成为经常性运动;有些
地区尚须加强对运动领导》
7月26日
《更普及、深入、经常地展开爱国卫生运动——一九五二年八月四日
在华东暨上海市人民爱国卫生运动广播大会上的讲话》
8月8日
《家家讲卫生 人人爱清洁 爱国卫生运动在龙须沟》8月13日
《把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到每一个工厂、农村中去》8月17日
A.国家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B.农村医疗建设和医疗技术落后
C.社会主义公共服务得到完善D.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2023-06-21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突破卷31医疗与公共卫生-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6 . 如图为国家卫生健康重大政策内容梳理。这说明我国(     

   

A.重视西方医疗技术的引入B.改革开放推动医疗事业发展
C.医疗政策逐步与国际接轨D.人民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
2023-06-20更新 | 527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突破卷31医疗与公共卫生-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7 . 1911年4月,由中国政府发起的“万国鼠疫研究会”在沈阳召开。会议聚集了当时世界著名的传染病专家,这既是国际上第一次以鼠疫防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也是中国首次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据此可知,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     
A.有效缓解了东北鼠疫问题B.推动了西医在中国的普及
C.有利于改善中国国际形象D.宣示了中国对东北的主权
2023-06-20更新 | 355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突破卷31医疗与公共卫生-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8 . 20世纪60年代,我国已经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使全民病有所医。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①得益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物质支持             
②体现了党对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视
③缓解了老少边穷地区医疗资源的匮乏             
④对保障健康提升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
2023-06-06更新 | 28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突破卷31医疗与公共卫生-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外国教会、租界等在华势力开展的医疗卫生活动,引起了国人见贤思齐的仿效舆论,在舆论压力和疫病流行的情况下,清廷开始着手施行卫生新政。1902年,给事中吴鸿甲奏请设立医局,得到光绪帝的准允。1905年清政府设立巡警部卫生科,1908年设立了外城官医院,开创了官办平民医院的先河。清廷虽然移植了西方卫生职能,但许多举措仍然体现着施舍性质的社会救济的特点,并且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来规范这种行为。

——摘编自修固慧《仿效与超越:中国近代卫生事业演进历程分析》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做出决策,采取各种措施增进人民的健康。从1953年开始,全国省、地区、县各级卫生防疫站逐步建立。稍后,铁路系统、厂矿企业也建立了卫生防疫站。1955年,国务院发布的《传染病管理办法》是卫生防疫工作的第一个法定性文件,从而使防疫工作有法可依。1958年,国家发动全民除“四害”运动,进一步整治了环境卫生,以预防疫病传播。

——摘编自《新中国七十多年来的医疗卫生事业是如何发展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晚清相比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023-06-04更新 | 236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突破卷31医疗与公共卫生-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10 .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特大地震,面对灾情如表信息说明我国(     
中央财政拨付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专项资金10.02亿元,调拨血液、消杀药品、水质检测设备等各种抗疫物资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统一部署,发挥军地协商优势,建立了会商、信息通报、措施联动等运行机制
四川省政府提出了科学规范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的十项措施
灾后19个对口支援省市,带着700多亿元援建资金,到汶川开展灾后重建
①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完善政府的社会治理②已建立起了最完备的卫生防疫工作机制
③实现灾后规代医疗保障体系上的全覆盖④形成抗震救灾精神丰富中国精神的内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28更新 | 28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突破卷31医疗与公共卫生-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