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中国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音阶。《史记·乐书》记载:“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华文化( )
A.重视选贤任能B.尊重个性自由C.强调多元互鉴D.注重仁义道德
2023-06-30更新 | 4871次组卷 | 36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2 . 商代许多文告、策命、法典铸刻在青铜器上,被称为金文档案;西周时期重要档案都“藏于宗庙,放之天府”,以备查阅和求得祖先、神灵的保佑。据此可知商周时期(       
A.重视文化传承和历史传统B.国家治理呈现理性化特征
C.档案得到保存和合理利用D.王权与神权得到有效结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内本于心性,而外归极之于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只是在人圈子里尽人道,中国的文化精神只是一种“人文主义的道德精神”。所谓人文,则须兼知有家庭、国家与天下。要做人,得在人群中做,得在家庭、国家乃至天下社会中做。这并不是说中国人不看物质表现,但一切物质表现都得推本归趋于道德。中国人认为人性即是自然,一切道从人性而生,即自然人文合一。换句话说,天人合一。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是深于民族观念的,但中国人传统的文化观念,终是极为宏阔而适于世界性的。中国人对外来文化,常抱一种活泼广大的兴趣,常愿接受而消化之。中国人常抱着一个“天人合”的大理想,觉得外面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值,都可融会协调,和凝为一。

——钱穆《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   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评述梁启超的观点。(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6-23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突破卷32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4 . 殷周时期,中国形成了一种观念,认为宇宙间的道理是相通的,宇宙、社会以及人类自身,都服从一种规律,因此人类应该依照这种宇宙、社会、人类的一体同构来理解、分析世界。下列符合这种思想的是(     
A.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B.天人之征,古今之道也
C.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者D.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023-06-23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突破卷32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5 . 春秋时期,宋襄公要求用人进行祭社,大臣司马子鱼反对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况敢用人乎!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将以求霸,不亦难乎?得死为幸!”这说明当时(       
A.诸侯国君权力受到制约B.儒家伦理思想受到重视
C.朴素的重民思想已形成D.诸侯争霸兼并后果严重
2023-06-21更新 | 125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汉阴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长期专注于内部事务,自秦汉以来几乎都采取向内发展的模式。对外部的态度并非像西方国家一样,多以政府和侵略来获取更多的资源。中国历代统治者绘制地图多用于疆域、政区、土地分配、交通水利、攻势防御等。明代的“世界地图”《四海总图》中,天下以中国为核心,中国的四周环绕着一些岛国,岛国再向外扩展则是无边无际的大海。

——摘编自王霜朱文涛《试析中国古代地图的美学观念和形式表达》

材料二   清末湖南浏阳人卢形编绘了一套以“中国”为图名的《中国历史战争形势全图》。从图集中对战争英雄的谱系叙述来看,绘者多奉黄帝、岳飞等汉族英雄为圭臬。1913年北洋政府陆军部就批示道:“该著考据确凿,图说详明,以之列于文武各学校,不独开治史之门径,兼可收尚武之精神。”同时,民初以来国民教育中有关历史疆域与沿革地理的内容,无不以统合中华民族、振兴爱国精神为归旨。这一时期历史疆域地图的编绘,也已开始摆脱“汉族空间”主义,注重边疆历史地理的书写,呈现出民族化与多元化的风格。

——摘编自李鹏《清末民国中国历史地图编绘与民族国家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地图绘制体现的思想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中国地图绘制出现的变化,并说明其影响。
2023-06-20更新 | 24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届高三考前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在周游列国遭遇困境的情况下,仍“讲诵弦歌不衰”。孔子曾向鲁国、齐国的音乐大师学习,并有深刻的领悟力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史载,孔子整理的《诗》305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强调“正音”“雅乐”,反对靡靡之音,他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在孔子看来,“乐教”不仅仅是声乐、器乐、歌舞等形式,而且是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据《史记》等

(1)根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提倡“乐教”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折孔子“乐教”思想的影响。
2023-06-10更新 | 4731次组卷 | 17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民说》,认为要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民德”的培育。民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春秋以来的“民德”按优劣分为第一至第六共6个等级,认为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其所作《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如下: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3-06-10更新 | 6398次组卷 | 38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9 . 《春秋繁露·王道》提出:“《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五帝三王之治天下,不敢有君民之心。”这一主张(     
A.表达了民本思想观念B.蕴含了君臣平等意识
C.构筑出君权神授体系D.根植于久远历史传统
10 . 马英九先生家的家训“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主要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哪两种思想的影响(     
A.儒家,道教B.儒家,佛教C.道家,法家D.墨家,佛教
2023-06-04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3讲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