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辽太祖立国后“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金世宗令人译《五经》,“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西夏虽以佛教立国,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从辽、宋、金输入汉文典籍以满足阅读需求。上述现象反映了(     
A.多元一体的格局B.儒学正统秩序的重建
C.文化认同的理念D.崇文尚读风气的盛行
2023·河北·模拟预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对“长城”的称呼不同。战国时期称为堑;汉代和唐代称为塞;金代称为界壕;明代则称为边墙。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明确指出,“在建设范围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包括战国、秦、汉长城,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宋、西夏、辽具备长城特征的防御体系,金界壕,明长城”。

长城是一个关、城一体的综合体系,它承担着防御功能、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使命,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摘编自赵琛《为何说“长城两边皆故乡”?》等

历史事实和现实取向决定了对长城的价值判断,而从其兴建、功用、变迁和遗存等不同角度考查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请从上述文字材料和图片中提取论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史论结合)
2023-05-13更新 | 590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模拟考历史试题
3 . 二里头文化礼器中的鼎、兵器中的戈、玉器中的琮等,与商文化的同类器物十分相像,这体现早期中华文明的
A.多元性B.包容性C.创造性D.传承性
2022-01-18更新 | 3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历史上,每当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总有一批仁人志土舍生取义,慷慨赴国难。“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闻鸡起舞”的祖逖、“不辱君命持节牧羊”的苏武等均为其中的典范。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是
A.建功立业B.知常达变C.精忠报国D.孝悌忠信
2021-06-06更新 | 703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梧桐中学、俊民中学、第八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所示为唐代部分边塞诗名句摘录。这些诗句展现了(        
诗人诗句时代
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初唐
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盛唐
李益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中唐
曹松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晚唐
A.强烈的入仕意愿B.对劳动者的同情
C.战争的残酷场面D.深厚的家国情怀
6 .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中秋始终承载着月圆人团圆、平安阖家欢的朴素观念。“团圆”的寓意主要反映了(     
A.民间传说在古代影响很大B.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
C.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D.宗法观念一直没有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