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演进过程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

角度内涵
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
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外来文明的吸收中华文明不断与域外异质文明接触,积极吸收外来文化。
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以复古为革新中华文明实现变革的一种常见方式是以复古为革新,即借
复古之名行革新之实。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对中华古代文明史进行分期,结合史实论述其发展历程。(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4-04-0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
2023·河北·模拟预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对“长城”的称呼不同。战国时期称为堑;汉代和唐代称为塞;金代称为界壕;明代则称为边墙。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明确指出,“在建设范围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包括战国、秦、汉长城,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宋、西夏、辽具备长城特征的防御体系,金界壕,明长城”。

长城是一个关、城一体的综合体系,它承担着防御功能、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使命,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摘编自赵琛《为何说“长城两边皆故乡”?》等

历史事实和现实取向决定了对长城的价值判断,而从其兴建、功用、变迁和遗存等不同角度考查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请从上述文字材料和图片中提取论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史论结合)
2023-05-13更新 | 590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文化自信是推动理论创新的源泉, 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 也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如果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 就一定能成为杰出的人”。

——易中天

材料二   “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黄宗羲)。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易中天的这段话是对中国历史上哪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概括?选取材料中的四位思想家,分别指出其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黄宗羲的思想。
(3)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