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其思想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阳明心学对待民众的核心是亲民。他不仅承认凡人可以成为圣人,而且提出人本来就是圣人,重视普通人、士人,向下以至于百姓。晚明时期,市民话语进入文学,体现出文人对市民审美趣味、道德的认可,这一切与阳明心学的亲民思想密不可分。

——摘编自刘万里《新民亲民平民——论阳明心学与晚明文学的平民化进程》

材料二:平民儒学以王阳明心学为契机而生成。平民儒者们不拘泥于儒家经典文义,反对《四书集注》为代表的章句之学,认为可任意解释经典。他们恢复和发展了孔子和先秦儒家学者重视平民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学术大众化、社会化的基础上创立起真正的平民学派——泰州学派。 在授学传道过程中,平民儒者按照自己的理想将“圣人”塑造成为没有特权的平民,还把自己打扮成“以先觉为己任”的新教主。

——摘编自陈寒鸣《论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

材料三:阳明心学承继儒学入世之精神,激发人积极奋发的生命状态,激励人们修心、强心,堂堂正正做人。它不是自私的养生哲学,只“治一人一身”,不仅要讲修身明性,还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个性在心灵上与社会自觉的统一。这对于现代社会树立文化自信,解放发展潜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引领作用。

——摘编自黄文杰、徐晓莹《王阳明与平民哲学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亲民”思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归纳平民儒学的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阳明心学的“价值引领作用”。
2 . 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通过家庭治理体系的完善实现家国同构,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氏祖训箴规》对孔子后裔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提出要求,务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崇儒重道,好礼尚德;居家思俭,不要嗜利忘义;子孙为官者,凡遇民间诉讼,必当理性判断,不愧为良吏;读书明理,做一名谦谦君子。

——摘编自《孔氏祖训箴规》

材料二   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此时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左宗棠在给长子孝威的信中说:“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国人)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孔氏祖训箴规》所体现的传统儒家思想。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中国传统家训“革新”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家训文化的现实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