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公元7世纪末,新罗人薛聪利用汉字作音符,发明了被称为“吏读”的朝鲜文字。公元8—9世纪时,曾留学中国的日本学者吉备真备和空海分别利用汉字的偏旁与草体创制了“片假名”和“平假名”,从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朝鲜和日本的文化源头在中国B.朝鲜和日本的制度建设效仿中国
C.中华文化传承具有鲜明地域性D.中华文化影响着周边国家的发展
2024-05-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肇始,以利玛窦、龙华民、汤若望等为代表的大批耶稣会十相继来华传教,将“西学”传入我国,与我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与交融。对“碰撞与交融”解读正确的是(     
A.丰富国人看世界的视角B.实现中国科技的现代转型
C.淡化了国人的民族意识D.推动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
2023-07-02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从一些电视剧里可以看到清朝前期的皇帝身边常聚集着一些欧洲传教士,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宗教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B.西学东渐依附宗教传播
C.西方借传教为以后侵华做准备D.清朝时外国人只有传教士可以进入中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