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源氏物语》引用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中国诗词,作者在152个重要的情节中融入了131处节选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诗句。书中仅引用的白居易的诗歌就多达90多处。而白居易最重要的作品《长恨歌》几乎贯穿于整个小说中。由此表明(     
A.《源氏物语》是一部诗歌总集B.《源氏物语》作者曾久居长安
C.《源氏物语》是研究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依据D.《源氏物语》取材于中国故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美国学者米高邦曾在22个东、西方国家开展华人价值观调查,结果显示1965—1984年间经济发展较快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在“儒家工作动力”(包括节俭、毅力、稳重等)这项指标上均排在前列。这说明上述东亚国家(     
A.大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B.经济发展以儒学为导向
C.有类似的儒家文化背景D.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2022-07-22更新 | 785次组卷 | 8卷引用: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高中历史统编版选必3同步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形成以后,经历夏、商、西周三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形成大一统的格局,一个强大而稳固的文明中心确立并且不断地向外辐射,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高潮。中国的稻谷、丝绸、茶叶、陶瓷、漆器、医药等源源不断地输往东南亚等地。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圈日益成熟B.中国同东南亚等地交往以物质交流为主
C.东南亚等地发展越来越依赖中国D.中外贸易缩小了不同国家间文化的差异
2022-07-15更新 | 1184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372年,高句丽设立太学,作为国家的教育机关,以传播汉学为主要内容。8世纪,日本仿效唐代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国学,学习《史记》《汉书》《礼记》《尚书》等中华传统经典著作。这反映了(     
A.华人移民的历史贡献B.东亚各国文明的相互交融
C.中华文明的辐射作用D.东亚政治一体化趋势加强
2022-07-11更新 | 564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601年,来华传教的意大利人利玛窦一度自喻为“西僧”,之后又改称为“西儒”,并研习儒家文明,以此表明他并非“西夷”。利玛窦此举说明(     
A.佛教在中国影响力不断减小B.文明间交流应遵循适应原则
C.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外联系D.明代儒学教化功能逐渐异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11-1911年间,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士人合译了大量“汉文西书”,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物理学等,其中出现了圣经、行星、国会、文艺复兴等术语。译书活动(       
A.源于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B.开启中国天文学的近代化
C.扩展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D.旨在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
2022-07-06更新 | 718次组卷 | 5卷引用:选必3第1单元(基础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15年2月到6月,贵阳孔学堂与国际多媒体文化协会合作,发起面向全球漫画艺术家征集"孔子与中国”漫画大赛活动。短短的四个月内,“孔子与中国”漫画大赛组委会就收到了来自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的1120幅作品。这反映出当前
A.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B.世界文化的趋同化趋势加强
C.儒学引领世界艺术发展价值走向
D.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
2022-05-21更新 | 1087次组卷 | 23卷引用:选必三第一单元单元达标检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清时期基督教入华,不仅具有宗教传播的意义,而且也是中西文化双向交通的肇始。而当时传教士的文献不只是翻译,而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一一译述。这
A.体现了弥合文化差异的努力B.反映了中西交流的不断深化
C.推动了基督文化在华的普及D.冲击了广大民众的传统意识
2022-04-29更新 | 1843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3)
9 . 17、18世纪,一些西方传教士将儒家经典如《大学》《礼记》《中庸》《论语》《孟子》《周易》《书经》《孝经》《诗经》《春秋》《礼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这些书籍的出版
A.推动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B.促进了儒学在西方的传播
C.使18世纪的欧洲成为“中国之欧洲”D.催生了大批的启蒙思想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辜鸿铭认为,一战后,西方人将在中国找到解决这个文明难题的钥匙,在中国存在一笔无法估量的、迄今为止毋庸置疑的巨大文明财富。这笔财富,就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拥有欧洲人民战后重建新文明的奥秘。据此可知,辜鸿铭
A.绝对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明B.认为西方文明已经完全破产
C.看到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D.认为中国文化具有一定适用性
2022-03-02更新 | 1982次组卷 | 19卷引用:选必3第1单元(基础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