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考古学家在印度河谷的摩亨佐·达罗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棉织品。而与此同时,南美的秘鲁也有类似发现。最新的基因技术证实,不同地域的人类可能早在8000年前,就同时掌握了棉花种植技术。这一发现说明(     
A.早期世界文明具有一体化特征B.区域文明演进具有一定相似性
C.现代科技决定历史研究进展D.技术传播与人类迁徙存在关联
2023-12-15更新 | 1254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佛教提出“四种姓者,皆悉平等”,认为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种姓是对人民的欺诈。孔雀王朝时期,佛教发展迅速,婆罗门教式微,佛教得到了刹帝利、吠舍种姓阶层和底层人民的支持。由此可知,当时印度(     
A.神学思想走向衰落B.佛教统治地位确立
C.社会平等逐渐实现D.种姓制度遭到冲击
2023-11-18更新 | 787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考古学家指出:“从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形成时期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样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件实物或一篇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互影响与接触。”这表明古代美洲地区的文明(     )
A.相互联系,不断交往B.各自独立,相对隔绝
C.战争不断,冲突激烈D.多元发展,相互交融
2023-11-12更新 | 302次组卷 | 4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学者达德威曾经说,印度“像海洋一样有无限的吸收能力”,接受了竞争和妥协、斗争和理解。尼赫鲁也无比自豪地指出:“让印度这个国度维持着长久生命力,是一种仁爱的人道主义和宽宏大度的文化。”当代学者也指出印度"像一块充满魔力的土地,流浪者、殖民者、抢劫者、生意人不断涌入,并带来了新的种族、宗教和语言”。这反映出印度文化的特征是(     
A.多样性与包容性相结合B.宗教性与世俗性相结合
C.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D.本土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那一幕幕惊险离奇的故事。那里有爬满青藤的金字塔,有古木参天的城市废墟,有令人瞠目的巨大而精美的雕刻艺术,有无数让人难以解释的谜团……奥尔梅克、玛雅、托尔特克、阿兹特克、印加……数不清的故事在密林中悄然上演,难以计数的黄金在无人知晓的洞穴、深井中沉睡,直到欧洲人背着火枪的身影在密林外闪现……这是某部著作中的一段描述,可能出自(     
A.《古代近东文明——古代两河文明、埃及文明、波斯文明研究》
B.《探寻古罗马文明》
C.《奥斯曼帝国的征服》
D.《黄金帝国的落日:追踪美洲古代文明》
2022-08-10更新 | 666次组卷 | 3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古代印度文化丰富多彩,对周边尤其是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是
A.巴利文B.佛教文化
C.印度史诗D.种姓制度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马丘比丘遗址的主要建筑分为农业区、手工业区、皇家区、宗教区等。这里有沿着陡峭山坡层层开凿建造的房屋、从山顶向各个方向开凿的供水渠道、各种形状的庙宇、庄严的皇家墓葬,还有日晷、采石地点等。这反映了(       
A.印加帝国高度发达的城市化水平B.印第安人独特的城市规划思想
C.马丘比丘是安第斯地区的经济中心D.印加文化继承了玛雅文化的精华
8 . 古代美洲地区与亚欧大陆长期隔离,但印第安文明享誉中外,其中以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为代表,但是到了16世纪,三大印第安文明相继灭亡,造成这一结果的共同原因是
A.内部人民起义B.殖民者入侵
C.内乱分裂D.政治腐败
2022-06-04更新 | 559次组卷 | 33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美国史学家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中说:“原本显然是刹帝利阶级英雄主义与战争的作品,在婆罗门的手中则变成了教诲民众关于伦理法典、道德观念以及涅槃之类的工具。”上述材料评价的作品应是(  )
A.《摩诃婆罗多》B.《汉谟拉比法典》C.《吉尔伽美什》D.《荷马史诗》
2021-03-16更新 | 1047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密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