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孔雀帝国时代,保存了大量的以佛教为题材的精细的雕刻和优美的绘画。壁画虽然大部分已经毁坏,但仅就所残存的部分来看,其高超的艺术是很令人惊讶的……在《吠陀》和佛经中都保存有不少医学知识。在《长阿含经》中曾提到沙门、婆罗门用“鍼灸(即针灸)药石”疗治各种疾病。

——摘编自东北师大国家级精品课程《世界古代史》等

史料二   据史料记载,儒学最先传入的国家是朝鲜。儒学传入朝鲜后,经过朝鲜学者的理解消化,已深深融进朝鲜的传统文化中,影响着朝鲜的社会发展,并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朝鲜儒学。朝鲜文化在与儒学的融合中逐渐形成本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百济、新罗对峙时期为朝鲜儒学的萌芽期,统一新罗时期为朝鲜儒学发展期,高丽前期为朝鲜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期。在每个时期,儒学对于朝鲜的政治、教育及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儒学相近又有所差异的朝鲜儒学,成为朝鲜思想文化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深层动力。

——摘编自陈放《论朝鲜文化与儒学的关联》


【探究】
(1)提取史料一信息,并据此指出印度文化的特征。
(2)提取史料二信息,并据此指出朝鲜文化与儒学的关联。
2024-02-2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2 . “他们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在热带雨林的一块地方耕作两三年后便会迁徙到别处。居住的圆形公共居所内也不分隔间,但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区域。”据此推断,同属于该地区创造的文明是(     
A.B.
C.D.
3 . 据考察,一个玛雅家庭平均有五口人,如果一个玛雅农民一个家畜都不养,那么他用四十八天的劳动时间就能生产出他和全家全年食用的玉米。材料表明(     
A.玛雅文明在美洲发展程度最高B.玛雅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
C.农业发展为手工业提供了原料D.畜牧业影响玛雅人的劳动生产
4 . 在某地文化中,水被看作最易被“污染”、造成“不洁”的媒介。因此在所有村庄中,“贱民”不可以接近公用水井。全村活动时,烹调、取水等工作必须由高种姓承担,低种姓只能清扫垃圾。这体现的是(     
A.种姓制度影响深刻B.印度独特的水文化
C.村庄传统的生活方式D.埃及文化落后于时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陈佛松在《世界文化史》一书中指出:“印第安文化与古代东西方文化一样,也是世界文化源头之一。他们留下的金字塔祭坛、神庙、石柱、浮雕、文字、文学及物质文明等对人类文化都有卓越的贡献。”这可用于说明(       
A.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B.印第安文化领先于世界
C.世界文化具有同质性D.印第安文化相对较落后
2023-07-16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预习自测
6 . 下图为16世纪的美洲当地绘画,可用于反映阿兹特克文明的消亡,对其解读相对完整的是(     

   

A.西班牙依靠武器优势实现征服B.殖民者借助部族仇杀建立统治
C.英国殖民立足于屠杀印第安人D.欧洲人以病菌传播征服了美洲
2023-05-25更新 | 728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二模拟(湖南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果以时间和语言区域划分,印度可分为吠陀文化、雅利安文化、达罗毗茶文化、阿萨姆文化等。如果按宗教派别区分有婆罗门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锡克教文化等。上述材料旨在说明印度文化具有(     
A.宗教性B.统一性C.多样性D.世界性
8 . 明治维新后,日本武士道发展成为以“忠君爱国”为核心的“新道德”,它让人们将战死在象征天皇的军旗之下视为莫大的荣誉。由此可知,近代日本武士道(     
A.提高了武士阶层的政治地位B.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C.成为日本侵略扩张的精神助力D.阻碍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
22-23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伊斯兰教的征服给横贯撒哈拉沙漠的贸易带来了新的动力。最早与横贯撒哈拉沙漠的贸易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是加纳帝国,其名声远播到巴格达,它甚至被阿拉伯作家描述为“黄金之国”。由于宗教冲突和战争,12 世纪末,加纳帝国逐渐走向衰落。13世纪后,马里帝国迅速扩张,1324年,马里统治者曼萨·穆萨到麦加朝圣归来后,马里在政治、商业和教育上更是成就非凡。但也是由于内部政治和外来攻击,马里才开始衰落。14 世纪末,桑海帝国崛起并开始扩张,得益于贸易和伊斯兰教的发展,桑海成为西非霸主和经济文化中心,不过,桑海帝国也仅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辉煌,16 世纪末,因外敌入侵而走向衰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

材料二   玛雅文明的辉煌正是建立在其较高的农业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的,然而,印第安人创造农业奇迹竟依赖于极其简陋和落后的生产工具,其农业生产成就与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存在着巨大反差。印第安人在天文、历法和建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但社会形态进化过程却十分地缓慢,这在东半球文明体系中是十分罕见的。在印第安各文明中,凡是与宗教信仰、精神彼岸世界有关系的科学技术都过度发达,而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却十分落后。甚至在印第安文明中很多被称为“城市”的地方,既非“城”也非“市”,而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亦即宗教城市,它们的长期延续性与东半球文明城市的迁移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古代西非三大文明古国兴衰的共同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2023-04-20更新 | 32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图1、图2分别为埃及最高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由打磨整齐的巨石堆砌而成,高度近140米,建于公元前26世纪)和美洲最高的金字塔(提卡尔神庙金字塔,由石灰岩堆砌而成,高度约70米,建于公元8世纪)。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图1                                                            图2
A.世界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区域文明发展兼具共性和个性
C.金字塔建筑都承担祭祀的功能D.古埃及科技水平高于古代美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