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2015年以来,欧洲经历了二战以来规模空前的难民危机及难民涌入导致的工作竞争,欧盟不得不在内部边境上重启临时管控,民众对难民的排斥情绪有增无减。这种状况被称为欧洲的“再边境化”,该现象表明欧洲(       
A.一体化进程遭遇到严重挫折B.难民问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C.传统治理模式面临新的挑战D.反经济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
2024-04-10更新 | 596次组卷 | 34卷引用:05 RCEP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融入全球,互利共赢 (对点练)-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预测
2 . 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二战后,仍有大量移民进入美国。下图是1960—1990年美国人口增长中移民的占比情况。据此推测,美国(     
A.民族和文化具有多样性B.族群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C.种族歧视已被完全抛弃D.民族政策吸引各国移民
3 .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材料二 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相互学习和相互吸收形成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不断地为各地的文明增添活力。纵观世界历史,以文明多样性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流。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各自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学习、相互碰撞中携手前行。从这样的人文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互通有无、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摘编自《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自信》


结合中外古代史的有关知识,提取材料中关于世界文明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中外结合,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4-25更新 | 174次组卷 | 37卷引用: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选择性必修三)
4 . 如表为1971—1977年间美国和日本在新加坡制造业方面的投资额(部分)(单位:亿新元),据如表可推知,美、日的做法(     
1971年1973年1975年1977年
美国5.019.9211.1813.66
日本1.082.374.546.33
外国投资总额15.7526.5933.841.45

A.对新加坡的工业化有双重影响B.助推自身经济摆脱了"滞胀”困扰
C.顺应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D.力图排挤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势力
2022-09-26更新 | 289次组卷 | 5卷引用:第33练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示意图。由此可知
A.美国难以实现民族间的文化认同
B.美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移民国家
C.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比例递增
D.美国移民逐渐占据人口的大多数
2022-06-05更新 | 134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2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1年开始,中国留美幼童开始陆续回国。归国后的学子积极改造中国社会,并以渐进的方式,逐步把近代风气带进政府部门,冲击着封建官僚旧习,尤其是在抵制贪污、求真务实、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方面效果较为显著,为近代中国政治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1875年赴美留学的梁诚,在晚清交涉赎回兴筑粤汉铁路权益的进程中作出巨大贡献,这件事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梁诚在美多年,深知美国政治运行模式,因此,他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美国各界的支持,请求他们支持中国的庚子退款要求,利用报刊舆论对美国政府和时任美国总统的老罗斯福施压。部分留美幼童又以极大热情投入到民主化的建设潮流中,不断奋斗,不断前进,努力追求民主共和制度的实现。因而,他们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摘编自鲁涛《留美幼童与近代中国政治》

材料二   1950年,我国与波兰、捷克等5个东欧国家交换25名留学生,学习语言、历史等科目。从1951年起,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新中国开始正式较大规模地向苏联派出留学生,用以发展重工业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改革开放后派出的留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645岁之间,并对留学生的资格作了严格的规定,在选拔程序上则需经派出单位初选、全国外语统考、省级高教行政部门复审、教育部监察等四道关。1981年开放自费留学政策后,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留学人员对留学国别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选择趋向,人们的留学热情空前高涨,留学成为牵动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社会热点,留学的动机也不仅仅是求学为第一,而是有了更多个人功利的考虑。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在中国出国留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另一个人潮开始涌现,这就是“海归”潮。

——摘编自张雪蓉《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变迁和时代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留美幼童回国后为改造中国而努力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留学教育的变迁并分析其原因。
2022-06-03更新 | 279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5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
7 . 2017年,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决定不再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移民问题全球契约》的制订进程,称其“损害美国主权”。国务卿在声明中说,美国不会支持会妨碍美国“行使移民法律和确保边境安全”这些主权行为的进程。这一现象说明(       
A.冷战思维依然左右新时期国际关系B.国际移民问题引发了反全球化运动
C.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排斥国际移民D.国际迁移成为文明演进的重要阻碍
2022-06-02更新 | 324次组卷 | 20卷引用:复习点14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主干知识+重难点综合性学案(通史版)
8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东地区的石油生产国吸引了大量的非洲劳动力;日本等亚洲工业国家也吸引了很多亚非移民。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移民潮B.国际劳务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C.交通发达为移民奠定基础D.教育水平提高推动人才流动
9 . 1982年春,一场国民性的“东方价值观教育运动”在新加坡开展起来。运动的发起者对此解释说:“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强国民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出‘新加坡人’,让每个新加坡国民将自己归属于新加坡,把新加坡看作扎根于斯的乡土。”这场运动兴起的背景是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端的凸显B.国内封建思想残余的持续蔓延
C.美苏冷战对文化上的角逐加剧D.外向型经济对移民社会的冲击
2022-03-29更新 | 2414次组卷 | 47卷引用:第10讲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越南战争结束后的近20年里,有近300万人被迫离开印度支那地区,史称“印支难民危机”。中国是世界上接收印支难民最多的国家之一。自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先后接收了28.3万印支难民。来华的印支难民分别被安置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江西五个省和自治区。中国政府本着“一视同仁、不予歧视、同工同酬”的政策,对他们的生活、生产、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权利给予充分的保障。截至2013年,联合国难民署也为这些在华印支难民累计提供了9000多万美元的援助,实施了各类项目近600个(包括105所中、小学),许多难民儿童在当地的中国学校接受与中国学生同样的教育。难民署还提供了小额奖学金,鼓励那些有学习能力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难民署的援助使90%以上的在华印支难民有不同程度的受益。

——摘编自陶满成《中国与联合国难民署的合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接收印支难民最多的国家之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接纳并安置大量印支难民的意义。
2022-03-15更新 | 345次组卷 | 6卷引用:押全国卷46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