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亚历山大东征及其后继者统治西亚时期,大量建立希腊化城市。西亚被征服的波斯人被迫接受了希腊文化,包括希腊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艺美术,乃至整个思想意识。同时,亚历山大也接受利用了东方的宗教崇拜和王权神化思想,以及东方尤其是巴比伦的科学。传入西亚的佛教,原来没有偶像,在吸收希腊雕塑基础上,发展出犍陀罗艺术。犍陀罗艺术跟随佛教传入中国,如云冈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高肉髻,广额丰颐,长目高鼻,质地厚重的袒右袈裟,衣纹凸起,具有犍陀罗造像遗风。

——摘编自周谷城《古代西亚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魏晋以来,士大夫纷纷寻 觅儒学以外的思想方向,他们所奉行的“三玄”之学与佛教传入的“般若性空”学说一拍即合。北魏道武帝写给佛教僧人的信函中说“冀助威谋,克宁荒服”。基于北魏太武帝灭佛造成寺庙、佛像被毁的教训,其继任者文成帝要创出一番“与天地同久”的永业,选择了开窟造像以复兴佛教的举措。早期造像犍陀罗风格明显,中后期佛像多为瘦骨清相,服饰呈现出北魏汉化后的褒衣博带。云冈石窟也有少数初唐时期的造像,如第三窟菩萨像,肌肉丰腴,明显有唐时期的雕刻特征。北魏迁都洛阳后,云冈不再是皇家礼佛的场所,民间人士参与到开窟造像的活动中来。

——摘编自钟健《从云冈石窟看佛教造像的本土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希腊化时代西亚地区文化交流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指出云冈石窟开凿的背景,并概括云冈石窟所反映的佛教艺术的演化趋势。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蒙古西征带动了中国与伊朗之间的人口移动。如《元史》中记载抽调汉人千户随旭烈兀西征,波斯史料多处记载汉人学者傅孟质协助波斯学者编写中国历法,考古发现随军工匠定居地的建筑遗址充满了汉地艺术风格。据此可知,蒙古西征(     
A.使西方世界的文化中心东移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
C.扩大了元帝国的政治影响力D.客观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凯撒时期,为了安置退伍老兵,在帝国西部行省建立了许多老兵殖民地”,“每个殖民地的城市设计和规划都是罗马式的,城市都建有宽广的街道,纵横交叉形成棋盘状的格局。”这(     
一措施
A.有利于罗马帝国境内的文化交流B.使退伍老兵能安居乐业
C.有效加强了罗马对殖民地的统治D.推动罗马帝国走向全盛
2024-05-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马可·波罗行纪》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对马可·波罗讲过这么一段话:“有人敬耶稣,有人拜佛,其他人敬穆罕默德,我不晓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们,求他们庇佑我。”这反映出(     
A.蒙古帝国兼容并蓄的宗教政策B.战争造成区域文化混乱
C.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变化D.中西之间往来更加频繁
2024-05-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融B.是一场正义的自卫反击战争
C.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D.造成东西方差距的日益扩大
6 . 如图是16世纪《特拉斯卡拉画布》,描述了阿兹特克帝国被征服的过程。特拉斯卡拉印第安人与阿兹特克帝国有仇,遂帮西班牙人打败后者。当地本土画家以此画纪念此事。据此画推测恰当的是(     

A.西班牙人靠热兵器的优势获胜B.印第安人间的内讧是战败要因
C.阿兹特克人在人数上处于劣势D.此战之后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
2024-05-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在蒙古帝国对外征服结束后,征服者开始接受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忽必烈和伊利汗合赞开始恢复被他们破坏的生产,在有秩序的管理机构恢复之后,学术和文学、艺术紧接着就得以复兴。据此可知,蒙古帝国对外征服(     
A.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B.便利了东西方商旅往来
C.使得多元文化继续发展D.说明帝国统治者的开明
2024-05-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阿里安(约86160年)是罗马帝国时期的重要史学家。他出生于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希腊文化熏陶,有从政从军经历,著有《亚历山大远征记》。《亚历山大远征记》的史料主要来自托勒密的《亚历山大战争回忆录》和阿瑞斯托布鲁斯的《历史》。原因是这二人都随亚历山大转战各地,并且都在亚历山大去世后才写作,阿里安认为二人的记述较为可靠。当二人叙述一致时,阿里安就将其作为准确资料记录下来。当二人不一致时,他会选用比较接近事实、比较有记述价值的内容。阿里安较多采信托勒密的说法,且会明确说“我同意他的说法”。除此之外,阿里安也采用了别人撰述中那些他认为值得记下且并非完全不可靠的材料。对于这些记述,阿里安有些会给出自己的推测和判断;还有一些,如亚历山大之死,他会列举出不同的说法,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在阿里安看来,亚历山大的业绩前无古人,在当时没有人专门从文学的角度宣传。他决心向世人表彰亚历山大的美德和功绩,为罗马帝国的元首提供一个可以参照的道德典范。

——据崔丽娜《求真与致用: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里安撰写《亚历山大远征记》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远征记》的史料价值。
2024-05-0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希腊的哲学家,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自由、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思想,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被传播到了西亚。与此相关的因素是(     
A.雅利安人的扩张B.赫梯帝国的争霸战争
C.波斯帝国的扩张D.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10 . 据史料记载,蒙古西征在攻陷城池中将有技能的人掠至中国,并设置了专门机构来组织其从事生产,元朝设有诸色人匠总管府。同时,阿拉伯人接触到了蒙古火药的威力并加以改造,在其与欧洲基督教国家的战争中大显神威。据此可知,蒙古西征(     
A.引发了大规模人口流动B.体现了生产分工的细化
C.推动了实用技术的交流D.促进了欧洲社会的革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